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本课题研究现状和问题 | 第12-17页 |
1.2.1 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1.2.2 研究取得的进展 | 第14-15页 |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5-17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3.1 研究的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的手段 | 第18-19页 |
1.4 本文的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平纵组合路段驾驶人驾驶行为 | 第20-32页 |
2.1 驾驶人在平纵组合路段的心理与生理反应 | 第20-22页 |
2.1.1 驾驶人在平纵组合路段的心理反映 | 第21页 |
2.1.2 驾驶人在平纵组合路段的生理反应 | 第21-22页 |
2.2 驾驶人在平纵组合路段的驾驶行为 | 第22-29页 |
2.2.1 驾驶人的速度控制行为 | 第23-24页 |
2.2.2 驾驶人的轨迹控制行为 | 第24-26页 |
2.2.3 驾驶人的加速度控制行为 | 第26-28页 |
2.2.4 驾驶人各种驾驶行为之间的联系 | 第28-29页 |
2.3 不良天气下对驾驶人驾驶行为的影响 | 第29-32页 |
2.3.1 不良天气的起因 | 第29-30页 |
2.3.2 雾天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 | 第30页 |
2.3.3 阴天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 | 第30-31页 |
2.3.4 雨天对于驾驶行为的影响 | 第31-32页 |
第三章 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 | 第32-37页 |
3.1 驾驶人的驾驶行为与错视觉的关系 | 第32-33页 |
3.1.1 凹曲线组合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 第32页 |
3.1.2 凸曲线组合对驾驶行为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 评价指标的选择 | 第33-34页 |
3.3 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34-36页 |
3.4 综合评价指标的确定 | 第36-37页 |
第四章 平纵组合路段驾驶人错视觉研究 | 第37-56页 |
4.1 UC-win/road软件简介 | 第37-38页 |
4.2 参与者与仪器 | 第38页 |
4.3 实验场景 | 第38-43页 |
4.3.1 UC-win/road对于道路的定义 | 第39-42页 |
4.3.2 UC-win/road对于不良天气的定义 | 第42-43页 |
4.4 实验过程 | 第43-44页 |
4.5 实验设计 | 第44-48页 |
4.6 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4.7 数据分析 | 第49-56页 |
4.7.1 正交试验数据分析 | 第50-51页 |
4.7.2 道路几何参数与视错觉的关系分析 | 第51-55页 |
4.7.3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不良天气条件下驾驶人错视觉研究 | 第56-72页 |
5.1 不良天气程度的划分 | 第56-57页 |
5.2 不良天气对于驾驶人错视觉的影响 | 第57-60页 |
5.2.1 不良天气影响程度的实验设计 | 第57页 |
5.2.2 实验的进行以及数据采集 | 第57-58页 |
5.2.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58-60页 |
5.3 不良天气影响下正交试验 | 第60-72页 |
5.3.1 实验设计 | 第60-62页 |
5.3.2 实验的进行与数据采集 | 第62-64页 |
5.3.3 实验数据的处理 | 第64-70页 |
5.3.4 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70-72页 |
第六章 实例评价 | 第72-81页 |
6.1 西汉高速简介 | 第72-74页 |
6.2 道路参数评价指标的提出 | 第74-75页 |
6.3 评价结果 | 第75-8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1-83页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1页 |
论文创新点 | 第81-82页 |
需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