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7页 |
1.1 课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5页 |
1.2.1 国内外植被防护技术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国内外植被护坡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陕西省黄土路堑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研究 | 第17-23页 |
2.1 坡面直接种植植被护坡技术 | 第17-18页 |
2.1.1 铺草皮 | 第17页 |
2.1.2 液压喷播植草技术 | 第17-18页 |
2.1.3 打穴钻孔栽植防护技术 | 第18页 |
2.1.4 植物纤维防护技术 | 第18页 |
2.2 改造坡面形态的植被护坡技术 | 第18-20页 |
2.2.1 宽台陡坡型植被防护技术 | 第19页 |
2.2.2 多级小平台植被防护技术 | 第19-20页 |
2.3 综合护坡技术(植被与工程防护结合) | 第20-22页 |
2.3.1 栽藤技术 | 第20页 |
2.3.2 厚层基材喷播植草护坡技术 | 第20-21页 |
2.3.3 三维网植被防护技术 | 第21页 |
2.3.4 框(骨)架植物护坡技术 | 第21-22页 |
2.3.5 土工格室植被防护技术 | 第22页 |
2.3.6 网袋工程护坡技术 | 第22页 |
2.3.7 植被型多孔混凝土护坡 | 第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植被护坡机理研究 | 第23-26页 |
3.1 根系力学效应 | 第23页 |
3.2 水文效应 | 第23-25页 |
3.2.1 植被的降雨截留作用 | 第23-24页 |
3.2.2 植被的削弱溅蚀功能 | 第24页 |
3.2.3 植被的抑制地表径流功能 | 第24-25页 |
3.3 生态效应 | 第25页 |
3.4 景观效应 | 第2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四章 黄土路堑边坡土壤含水率影响因素研究 | 第26-48页 |
4.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6-30页 |
4.1.1 地理位置与地质地貌 | 第26页 |
4.1.2 气象与水文条件 | 第26页 |
4.1.3 试验点概况 | 第26-30页 |
4.2 黄土路堑边坡浅层土壤含水率的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 第30-44页 |
4.2.1 试验方法与数据采集 | 第30-31页 |
4.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1-44页 |
4.3 黄土路堑边坡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规律 | 第44-4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根土相互作用室内试验研究 | 第48-56页 |
5.1 试验原理 | 第48页 |
5.2 试验准备 | 第48-49页 |
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49-54页 |
5.3.1 根系密度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5.3.2 根系直径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0-51页 |
5.3.3 含水率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5.3.4 须根含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5.3.5 根系分布方式对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