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研究--以秦安某中学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绪论 | 第9-15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1.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文献分析法 | 第14页 |
2.调查问卷法 | 第14页 |
3.访谈法 | 第14页 |
4.观察法 | 第14-15页 |
二、历史问题教学法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5-21页 |
(一)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问题 | 第15页 |
2.问题教学 | 第15-17页 |
3.历史问题教学 | 第17-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1页 |
1.创新教育理论 | 第18-19页 |
2.杜威的问题教学理论 | 第19-21页 |
三、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 | 第21-31页 |
(一)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过程 | 第21-27页 |
1.指导学生自学 | 第21-22页 |
2.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 第22-24页 |
3.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具体实施步骤 | 第24-27页 |
(二)问题教学在高中历史课堂的应用原则 | 第27-31页 |
1.以学生为主体原则 | 第27-28页 |
2.以教材为依托原则 | 第28页 |
3.新颖性原则 | 第28-29页 |
4.有效性原则 | 第29页 |
5.量力性原则 | 第29-31页 |
四、秦安某中学问题教学应用现状分析 | 第31-39页 |
(一)问题教学中教师的问题分析 | 第31-35页 |
1.对“问题教学”认识不全面 | 第31-32页 |
2.课堂上教学方式流于形式,为提问而提问 | 第32-35页 |
3.师生关系处理不当 | 第35页 |
(二)问题教学中学生的问题分析 | 第35-39页 |
1.学生自学能力差 | 第35-36页 |
2.学生问题意识淡薄 | 第36-37页 |
3.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 | 第37-39页 |
五、结语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附录一 | 第43-47页 |
附录二 | 第47-53页 |
附录三 | 第53-55页 |
附录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