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调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一、引言第9-27页
    (一)研究缘起第9-11页
        1.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第9页
        2.教师同伴互助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第9-10页
        3.农村教育发展的需求第10页
        4.个人研究兴趣第10-11页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研究目的第11页
        2.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三)文献综述第12-23页
        1.概念的界定第12-13页
        2.校本教研相关研究第13-18页
        3.教师同伴互助相关研究第18-22页
        4.校本教研与同伴互助的关系第22-23页
    (四)研究方法第23-24页
        1.研究对象第23页
        2.研究过程第23页
        3.研究方法第23-24页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4-27页
        1.成人学习理论第24-26页
        2.团体动力理论第26-27页
二、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现状调查第27-48页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第27-28页
    (二)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的现状调查第28-48页
        1.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态度第28-33页
        2.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组织形式第33-37页
        3.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内容第37-40页
        4.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效果第40-43页
        5.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保障条件第43-48页
三、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存在的问题第48-54页
    (一)农村初任教师同伴互助得不到满足第48-49页
    (二)农村教师同伴互助形式单一第49-50页
    (三)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缺乏内容性第50页
    (四)同伴互助缺乏教师个人反思和专业引领的配合第50-51页
    (五)农村教师同伴互助得不到相应的保障第51-54页
        1. 农村学校缺乏开展同伴互助的氛围第51-52页
        2. 农村学校领导对教师同伴互助支持不足第52页
        3. 教师同伴互助的时间不足第52-54页
四、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4-57页
    (一)农村教师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对校本教研态度冷漠第54页
    (二)农村“自上而下”的教研管理模式的影响第54-55页
    (三)农村教师的科研能力第55页
    (四)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第55-56页
    (五)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第56-57页
五、农村教师校本教研中同伴互助存在问题的改进对策第57-64页
    (一)加强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主动性第57-58页
    (二)重视农村教师同伴互助形式的多样化第58-59页
    (三)丰富同伴互助的内容第59页
    (四)增强农村教师同伴互助的实效性第59-60页
        1.强化教师不断进行自我反思第59-60页
        2.为教师提供专业引领机会第60页
    (五)创建合理的保障机制,确保教师间的同伴互助第60-64页
        1. 创造和谐的同伴互助关系第60-61页
        2. 学校创立合理的同伴互助激励制度第61-62页
        3. 为教师提供充足的同伴互助时间第62-64页
结语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 1第68-72页
附录 2第72-7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73-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高中历史课堂问题教学研究--以秦安某中学为例
下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有效教学调查研究--以甘肃省K县K中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