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基于录像分析的高职计算机微课设计的案例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职业教育飞速发展日益受到关注第9页
        1.1.2 微时代的到来及其对教学的变革第9-10页
        1.1.3 高职计算机课程中存在问题亟待解决第10页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0-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11页
        1.2.2 研究的意义第11-12页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第12-14页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第14-23页
    2.1 微课的内涵及特征第14-17页
        2.1.1 微课的定义第14-15页
        2.1.2 微课的特点第15页
        2.1.3 相关概念辨析第15-17页
    2.2 研究综述第17-21页
        2.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7-18页
        2.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0页
        2.2.3 有关微课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21页
    2.3 微课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3.1 掌握学习理论第21页
        2.3.2 微型学习理论第21-22页
        2.3.3 认知负荷理论第22-23页
第3章 研究方法与过程第23-40页
    3.1 主要录像研究方法介绍第23-25页
        3.1.1 TIMSS录像分析法第23-24页
        3.1.2 LPS课堂录像分析第24页
        3.1.3 两项录像研究项目的启示第24-25页
    3.2 研究方法第25页
    3.3 研究过程设计第25-30页
        3.3.1 研究对象选取第26-28页
        3.3.2 数据的收集第28-30页
    3.4 课程分析框架设计第30-34页
    3.5 录像分析的观测点设计第34-40页
        3.5.1 教学目标维度观测点第34-35页
        3.5.2 教学内容维度观测点第35-36页
        3.5.3 教学组织形式观测点第36-37页
        3.5.4 教学媒体使用观测点第37页
        3.5.5 教师教学行为观测点第37-40页
第4章 数据分析第40-57页
    4.1 获奖作品基本情况分析第40-41页
        4.1.1 微课时间分布情况第40页
        4.1.2 制作手段第40-41页
    4.2 教学目标设计分析第41-42页
    4.3 教学内容重要性分布第42-47页
        4.3.1 各等级内容平均时间百分比分布第44-45页
        4.3.2 对各样本中教学内容重要性程度的分析第45-47页
    4.4 教学组织形式分析第47-51页
        4.4.1 教学环节分布情况第47-49页
        4.4.2 导入环节的设计第49-51页
    4.5 教学媒体设计分析第51-53页
    4.6 教师教学行为分析第53-57页
        4.6.1 教师教学行为时间对比数据统计第53-55页
        4.4.2 各环节教师教学行为数据统计第55-57页
第5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第57-64页
    5.1 结果讨论第57-62页
        5.1.1 共性特征分析第57-59页
        5.1.2 存在的问题第59-60页
        5.1.3 进行微课设计的建议第60-62页
    5.2 研究启示第62-64页
第6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第64-66页
    6.1 主要工作第64页
    6.2 研究不足第64-65页
    6.3 研究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8页
附录1第68-69页
附录2第69-71页
附录3第71-7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3-4岁幼儿家庭亲子阅读与言语能力发展水平的相关研究
下一篇:基于翻转课堂的高中地理复习课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