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9-13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论文结构和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1 论文结构第11-12页
        1.3.2 研究方法第12-13页
2 股权激励概述第13-22页
    2.1 股权激励的定义第13-14页
        2.1.1 激励的定义第13页
        2.1.2 股权激励的定义第13-14页
    2.2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第14-17页
        2.2.1 委托代理理论第14页
        2.2.2 人力资本理论第14-15页
        2.2.3 公司治理结构理论第15页
        2.2.4 公司剩余索取权理论第15-16页
        2.2.5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16页
        2.2.6 利益相关者理论第16-17页
        2.2.7 企业契约理论第17页
        2.2.8 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第17页
    2.3 股权激励的类型第17-20页
        2.3.1 股票期权第17-18页
        2.3.2 限制性股票第18页
        2.3.3 虚拟股票第18-19页
        2.3.4 股票增值权第19页
        2.3.5 延期支付第19页
        2.3.6 业绩股票第19-20页
    2.4 股票期权激励的应用原理第20-22页
        2.4.1 股票期权激励逻辑原理第20-21页
        2.4.2 图形进行解释说明第21-22页
3 国外股权激励发展现状和启示第22-28页
    3.1 国外股权激励发展现状第22页
    3.2 国外股权激励制度的成功经验第22-23页
        3.2.1 建立利益均衡的公司治理结构第22-23页
        3.2.2 建立更加有效的资本市场第23页
        3.2.3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监督体系第23页
    3.3 国外股权激励制度的经验和启示第23-28页
        3.3.1 安然公司股权激励案例第24-25页
            3.3.1.1 安然公司股权激励介绍第24页
            3.3.1.2 安然公司股权激励失败原因第24-25页
        3.3.2 国外股权激励制度的启示第25-28页
            3.3.2.1 股权激励与公司长期业绩目标脱钩第25-26页
            3.3.2.2 股票激励过度第26页
            3.3.2.3 公司对管理层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够完善第26页
            3.3.2.4 股权激励引起公平与效率的问题第26-28页
4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现状分析第28-36页
    4.1 中国股权激励发展历程第28-29页
    4.2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概况第29-31页
        4.2.1 股份改制之前的股权激励第29-30页
        4.2.2 上市之后的股权激励第30-31页
    4.3 中国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分析第31-36页
        4.3.1 股权激励模式分析第31-33页
        4.3.2 标的股票占总股本比例分析第33页
        4.3.3 行权价格分析第33-34页
        4.3.4 行权条件分析第34页
        4.3.5 股权激励行业分析第34-35页
        4.3.6 股权激励地区差异分析第35-36页
5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和建议第36-41页
    5.1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问题第36-37页
        5.1.1 创业板证券市场有效性低第36页
        5.1.2 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第36-37页
        5.1.3 股权激励的考核指标体系不健全第37页
        5.1.4 没有建立成熟的职业经理人市场第37页
    5.2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建议第37-41页
        5.2.1 完善外部环境第37-39页
            5.2.1.1 建立规范、有效的资本市场第37-38页
            5.2.1.2 建立股权激励的法律保障第38页
            5.2.1.3 建立经理人市场,发挥声誉机制约束作用第38-39页
        5.2.2 完善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第39-40页
            5.2.2.1 加强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独立性第39页
            5.2.2.2 完善公司薪酬委员会制度,建立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第39页
            5.2.2.3 强化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在股权激励中的监管作用第39-40页
        5.2.3 改善股权激励方案的设计第40-41页
            5.2.3.1 改善股权激励的业绩评价体系第40页
            5.2.3.2 建立均衡的长期激励组合第40-41页
结论第41-42页
致谢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第45-46页
详细摘要第46-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平衡计分卡在财产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绩效考核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酒店企业内部控制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