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业人才管理成熟度研究--以MU公司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引言 | 第6-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6-7页 |
1.3 结构框架 | 第7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7-9页 |
1.4.1 问卷调研法 | 第7-8页 |
1.4.2 深度访谈法 | 第8页 |
1.4.3 文献分析法 | 第8-9页 |
1.4.4 数据处理 | 第9页 |
1.5 本文创新点 | 第9-10页 |
2 人才管理的视角 | 第10-16页 |
2.1 人才 | 第10-11页 |
2.2 人才管理 | 第11-13页 |
2.2.1 人才管理的兴起 | 第11-12页 |
2.2.2 人才管理的发展 | 第12-13页 |
2.3 MU公司人才管理模式 | 第13页 |
2.4 MU公司人才管理成熟度研究模型 | 第13-16页 |
3 MU公司人才现状 | 第16-26页 |
3.1 人才结构 | 第16-23页 |
3.1.1 管理人才结构 | 第17-19页 |
3.1.2 专业人才结构 | 第19-20页 |
3.1.3 技术人才结构 | 第20-22页 |
3.1.4 服务人才结构 | 第22-23页 |
3.2 人才表现 | 第23-24页 |
3.3 小结 | 第24-26页 |
4 MU公司人才管理成熟度分析 | 第26-50页 |
4.1 总体分析 | 第26-28页 |
4.2 成熟度模块分析 | 第28-46页 |
4.2.1 人才文化成熟度 | 第28-30页 |
4.2.2 人才规划成熟度 | 第30-31页 |
4.2.3 人才标准成熟度 | 第31-33页 |
4.2.4 人才通道成熟度 | 第33-34页 |
4.2.5 人才配置成熟度 | 第34-37页 |
4.2.6 人才评鉴成熟度 | 第37-41页 |
4.2.7 人才激励成熟度 | 第41-43页 |
4.2.8 人才培养成熟度 | 第43-46页 |
4.3 各模块相关性分析 | 第46-47页 |
4.4 小结 | 第47-50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0-56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0-52页 |
5.2 改进建议和后续研究方向 | 第52-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MU公司人才管理成熟度调研问卷(样张)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