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1.2 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第8页 |
1.3 语料来源及说明 | 第8页 |
1.4 汉语篇章教学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5 对外汉语语篇衔接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第2章 语篇理论介绍 | 第13-18页 |
2.1 语篇的概念 | 第13页 |
2.2 汉语语篇的衔接手段 | 第13-18页 |
2.2.1 衔接的概念 | 第13-14页 |
2.2.2 语篇的语法衔接手段——指称、省略、替代和连接 | 第14-17页 |
2.2.3 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复现和搭配 | 第17-18页 |
第3章 语篇衔接手段偏误考察及原因分析 | 第18-32页 |
3.1 语法手段偏误考察 | 第18-25页 |
3.1.1 指称偏误 | 第18-20页 |
3.1.2 省略偏误 | 第20-22页 |
3.1.3 连接偏误 | 第22-25页 |
3.2 词汇衔接偏误 | 第25-28页 |
3.2.1 复现偏误 | 第25-26页 |
3.2.2 搭配偏误 | 第26-27页 |
3.2.3 词序颠倒 | 第27-28页 |
3.3 偏误原因分析 | 第28-32页 |
3.3.1 母语的负迁移 | 第28页 |
3.3.2 目的语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3 教材编排的不足 | 第29页 |
3.3.4 教师教学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5 回避策略的大量应用 | 第30-32页 |
第4章 教学启示 | 第32-40页 |
4.1 对教材编写的启示 | 第32-33页 |
4.2 加强汉语和印尼语的对比研究 | 第33-34页 |
4.3 对写作教学的启示 | 第34-40页 |
4.3.1 常用的语篇手段训练方式 | 第34-37页 |
4.3.2 范文模仿 | 第37-40页 |
第5章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附录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