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地理论文

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研究--以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6页
目录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页
        二、七年级地理课程的特殊性第9-10页
        三、七年级地理课堂存在的问题第10-11页
    第二节 研究的必要性第11页
        一、地理学科的特性第11页
        二、社会发展的需求第11页
        三、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第11-13页
        一、国外研究概况第12页
        二、国内研究概况第12-13页
    第四节 研究意义第13-14页
        一、研究高效课堂有于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第13页
        二、研究高效课堂有利于推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第13页
        三、研究高效课堂能有效弥补现行课堂的不足第13-14页
        四、研究高效课堂能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第14页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第14-15页
第二章 七年级地理教材与教学特点第15-21页
    第一节 七年级地理教材的编写特点第15-17页
        一、教材编写的总体特征第15-16页
        二、教材的编写体系第16页
        三、教材内容的呈现形式第16-17页
    第二节 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第17-19页
        一、如何分析学情第18页
        二、七年级学生学情分析第18-19页
    第三节 七年级地理课堂的特点第19-21页
        一、直观性第19页
        二、差异性第19-20页
        三、实用性第20-21页
第三章 高效课堂研究的理论依据第21-27页
    第一节 高效课堂的概念界定第21-22页
    第二节 巴班斯基最优化理论第22-23页
    第三节 “学习金字塔”理论第23-24页
    第四节 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第24页
    第五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24-27页
第四章 七年级高效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第27-37页
    第一节 做好课前准备第27-30页
        一、教师的课前准备第27-30页
        二、学生的课前准备第30页
    第二节 营造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氛围第30-34页
        一、不断提升自我,追求教学创新第31-32页
        二、注意创建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第32-34页
    第三节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第34页
    第四节 建立科学的地理课堂评价机制第34-37页
        一、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第35页
        二、教师的即时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第35-36页
        三、学校评价与家庭评价相结合第36-37页
第五章 有效的教学及应用举例第37-59页
    第一节 学案导学式教学法及应用案例第37-45页
        一、学案导学式教学法的简介第37页
        二、学案导学式教学法的步骤第37-39页
        三、编写学案的具体分类第39-41页
        四、应用举例第41-45页
    第二节 互动式教学法及应用案例第45-50页
        一、对七年级地理课堂互动的解读第45-46页
        二、透视七年级地理课堂的互动现状第46页
        三、互动式教学法在七年级地理课堂的实施策略第46-48页
        四、应用举例第48-50页
    第三节 直观演示教学法及应用案例第50-53页
        一、模型演示法第50页
        二、实验演示法第50-52页
        三、图片演示法第52-53页
        四、多媒体演示法第53页
    第四节 开展活动式教学法及应用案例第53-56页
    第五节 构建七年级高效地理课堂的教学建议第56-59页
        一、坚持以生为本,确立高效教学理念第56-57页
        二、加强教学设计,优化教学结构第57页
        三、做好课堂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氛围第57页
        四、及时反馈和矫正,使学生的认知过程和认知结果相结合第57页
        五、实施差异教学,提高个体学习效率第57页
        六、优化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第57-59页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7页
致谢第67-69页
个人简历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地理信息资源在中学乡土地理探究性学习中的应用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自然地理实验教学研究--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