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绪论 | 第10-25页 |
(一) 选题缘起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 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20页 |
1、中学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 第13-14页 |
2、我国历史教科书编写研究 | 第14-16页 |
3、国外历史教科书研究 | 第16-18页 |
4、中外历史教科书的比较研究 | 第18-19页 |
5、史学界对明治维新的研究 | 第19-20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1、研究思路 | 第20页 |
2、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四) 对历史思维能力的相关解读 | 第21-25页 |
1、我国学者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认识 | 第21-22页 |
2、国外学者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认识 | 第22-25页 |
一、中美课程标准中关于历史思维能力要求的异同 | 第25-52页 |
(一) 我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 | 第25-34页 |
1、课程三维目标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26-28页 |
2、内容标准行为动词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28-33页 |
3、教学活动建议与实施建议中的历史思维能力 | 第33-34页 |
(二) 美国俄亥俄州《社会科课程标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论述 | 第34-47页 |
1、课程标准概述 | 第35-36页 |
2、对《俄亥俄州社会科课程标准》的分析 | 第36-47页 |
(三) 中美课程标准中历史思维能力要求之比较分析 | 第47-52页 |
1、结构体系 | 第47-49页 |
2、分类标准 | 第49-50页 |
3、可操作性 | 第50-52页 |
二、中美历史教科书中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以“明治维新”为例 | 第52-79页 |
(一) 中美历史教学中的《明治维新》 | 第52-54页 |
1、我国历史教学中的《明治维新》 | 第52-53页 |
2、美国历史教学中的《明治维新》 | 第53-54页 |
(二) 中美历史教科书中的《明治维新》 | 第54-68页 |
1、中美历史教科书《明治维新》体例结构比较 | 第54-58页 |
2、中美历史教科书《明治维新》问题设计比较 | 第58-64页 |
3、中美历史教科书《明治维新》内容编写比较 | 第64-68页 |
(三) 从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看中美历史教科书《明治维新》内容编写 | 第68-79页 |
1、认识历史概念 | 第68-71页 |
2、再建历史形象 | 第71-74页 |
3、揭示历史逻辑 | 第74-79页 |
三、借鉴与创新:为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而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 | 第79-85页 |
(一) “精益求精”减轻思维负担 | 第79-82页 |
1、去伪存真,去粗取精 | 第80-81页 |
2、有详有略,突出重点 | 第81-82页 |
(二) “绘声绘色”培养形象思维 | 第82-83页 |
1、文笔精彩,勾勒史实 | 第82页 |
2、“左图右史,不可偏废” | 第82-83页 |
(三) “论从史出”训练逻辑思维 | 第83-85页 |
1、创新体例,活学活用 | 第83-84页 |
2、史论结合,设疑启智 | 第84-85页 |
四、结语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附录 | 第90-100页 |
附录1 《WORLD HISTORY——PATTERNSOF INTERACTION》“MODERNIZATION IN JAPAN” | 第90-96页 |
附录2 《ACADEMIC CONTHEMES IN THET STANDARDS K-12 SocIAL STUDIES》“HISTORY” | 第96-100页 |
后记 | 第100-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