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创作:汉学家译者的矛盾身份--兼评葛浩文译《生死疲劳》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一) 国内外对莫言及其作品的研究 | 第12-13页 |
(二) 国内对葛浩文译《生死疲劳》的研究 | 第13页 |
(三) 国内对汉学家的研究 | 第13-15页 |
三、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15页 |
四、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汉学家的调适翻译 | 第17-27页 |
第一节 从美国军官到华文翻译家 | 第17-19页 |
第二节 翻译从多方面调适原文 | 第19-22页 |
第三节 中国文学出现"转机"亦或"危机" | 第22-27页 |
第二章 沟通中西文化:中国元素的得失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小说语言的小规模西化 | 第28-30页 |
第二节 谚语歌谣的明暗转换 | 第30-32页 |
第三节 文化意象的补缺补漏 | 第32-35页 |
第三章 打破翻译壁垒:汉学家矛盾身份 | 第35-44页 |
第一节 植根于文化土壤的标签 | 第35-38页 |
第二节 不完美的矛盾身份 | 第38-41页 |
第三节 世界文学观念下译者身份 | 第41-44页 |
第四章 世界文学下中国文学所面临的问题 | 第44-57页 |
第一节 海外的消极接受背景 | 第44-46页 |
第二节 世界文学下的文学翻译 | 第46-50页 |
第三节 文化之旅中的译者 | 第50-57页 |
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致谢 | 第63-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新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