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习心理学论文

农村初中班干部选拔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1-14页
    1.1 研究的缘起第11-12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1.2.1 研究拟讨论的问题第12页
        1.2.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2.3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第2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2.1 学习动机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2.1.1 学习动机的概念第14页
        2.1.2 学习动机的分类研究第14-16页
        2.1.3 学习动机的类型第16页
        2.1.4 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第16-17页
        2.1.5 学习动机的实证研究第17页
    2.2 班干部选拔方式的相关研究第17-24页
        2.2.1 班干部的概念第17-18页
        2.2.2 班干部的特点第18-19页
        2.2.3 班干部的作用第19-20页
        2.2.4 班干部的主要理论第20-21页
        2.2.5 班干部选拔方式的分类第21-24页
第3章 班干部选拔方式教育研究第24-28页
    3.1 教育研究的开展第24页
    3.2 教育研究的被试和主试第24页
        3.2.1 教育研究被试选择与分组第24页
        3.2.2 教育研究的主试第24页
    3.3 教育研究的材料与程序第24-28页
        3.3.1 教育研究预实验第24页
        3.3.2 问卷调查的开展第24-26页
        3.3.3 教育研究的实行第26-27页
        3.3.4 初中生学习动机测评第27-28页
第4章 研究方法第28-29页
    4.1 研究对象第28页
    4.2 研究工具第28页
    4.3 数据分析方法第28-29页
第5章 研究结果第29-36页
    5.1 初中班干部选拔方式的一般特点第29-32页
        5.1.1 班干部选拔方式统计第29页
        5.1.2 班干部选拔方式目的的评价结果及分析第29-30页
        5.1.3 中学生在学习动机水平的分析第30页
        5.1.4 班干部选拔过程和效果的评价结果及分析第30-31页
        5.1.5 班干部的性别差异第31-32页
        5.1.6 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年龄趋势第32页
    5.2 实施前被试分析第32-33页
    5.3 三种班干部选拔方式班级后测学习动机成绩比较第33-34页
    5.4 在后测中,三种班干部选拔方式选拔效果成绩比较第34-36页
第6章 讨论第36-42页
    6.1 14-16岁乡村中学生学习动机一般特点第36-37页
    6.2 轮换制班干部选拔方式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第37-38页
    6.3 民主选举制班干部选拔方式对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第38-39页
    6.4 任命制班干部选拔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第39页
    6.5 三种选拔方式的比较第39页
    6.6 年龄效应问题第39页
    6.7 构建良好的班级环境第39-42页
        6.7.1 学校要为班干部选拔方式的推广创设条件第39-40页
        6.7.2 班主任要对班干部选拔进行指导第40-42页
第7章 结论第42-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涞水县偏远山区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大量程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器的开发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