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内地新疆班学生与普通班学生的情绪体验与情绪调节差异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12-22页
    1.1 情绪的定义及理论探讨第12-14页
    1.2 情绪调节的定义及情绪调节策略分类第14-16页
    1.3 文化因素对情绪和情绪调节的影响第16-20页
    1.4 新疆地区文化特征简述第20-22页
2 研究的背景、假设及意义第22-25页
    2.1 研究背景——内地新疆高中班的举办与发展第22-23页
    2.2 研究假设第23页
    2.3 研究意义第23-25页
3 研究一 新疆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日常情绪体验和情绪调节策略使用的对比第25-37页
    3.1 研究目的、假设和经验取样法简介第25-26页
        3.1.1 研究目的第25页
        3.1.2 研究假设第25页
        3.1.3 关于体验取样法第25-26页
    3.2 方法第26-29页
        3.2.1 被试第26页
        3.2.2 材料第26-29页
        3.2.3 研究程序第29页
    3.3 结果第29-36页
        3.3.1 新疆班和普通班情绪事件类型、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和情绪调节目标与动机各选项百分比的差异检验第29-33页
        3.3.2 新疆班和普通班日常情绪体验的对比和相关第33-34页
        3.3.3 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影响日常情绪体验的分层回归分析第34-36页
    3.4 结论第36-37页
4 研究二 新疆班学生和普通班学生日常正性情绪体验与自尊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第37-44页
    4.1 研究目的和假设第37-39页
        4.1.1 研究目的第37-38页
        4.1.2 研究假设第38-39页
    4.2 方法第39-40页
        4.2.1 被试第39页
        4.2.2 材料第39-40页
        4.2.3 研究程序第40页
    4.3 结果第40-43页
        4.3.1 日常正性情绪体验与自尊水平的描述性统计第40页
        4.3.2 日常正常情绪体验与自尊水平的时间稳定性及班级类型差异第40-41页
        4.3.3 日常正性情绪体验与自尊水平的相关第41页
        4.3.4 日常正性情绪体验与自尊的交叉滞后回归分析第41-43页
    4.4 结论第43-44页
5 讨论第44-49页
    5.1 日常情绪事件类型、情绪调节策略使用和情绪调节目标与动机的组间差异第44-46页
    5.2 日常情绪体验强度的组间差异及情绪效价间体验强度的相关第46-47页
    5.3 日常情绪调节策略的使用对情绪体验的影响作用第47页
    5.4 正性情绪体验与自尊水平的预测关系及领悟到的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第47-49页
6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第49-51页
    6.1 被试取样不够完善第49页
    6.2 缺乏对组间差异机制的深入研究第49页
    6.3 追踪研究取样点较少第49-51页
7 总结论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8页
附录第58-61页
    附录1:日常情绪体验问卷(DES)第58-60页
    附录2:领悟到的社会支持量表(PSSS)第60-61页
致谢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稀疏QoS与协同过滤的个性化Web服务推荐方法研究
下一篇:一种面向大数据的物流个人信息隐私保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