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论文--现代词汇论文

现代汉语“X了”的语用功能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3页
    0.1 研究对象第7-8页
    0.2 选题理由和研究意义第8-9页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9页
    0.4 语料来源第9-10页
    0.5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0.5.1 “X了”的词汇化研究第10-11页
        0.5.2 “X了”的主观性研究第11页
        0.5.3 “X了”的话语功能研究第11-13页
第一章 现代汉语“X了”的语用性质第13-22页
    1.1 “X了”的表现形式第13-16页
        1.1.1 单用与叠用第13-15页
        1.1.2 独立与附着第15-16页
    1.2 “X了”的话语分布第16-21页
        1.2.1 “X了”位于话轮开头第17-18页
        1.2.2 位于话轮中间第18-19页
        1.2.3 位于话轮末端第19-21页
    1.3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二章 现代汉语“X了”的情态功能第22-32页
    2.1 “X了”的劝阻功能第22-25页
        2.1.1 友善性劝阻第22-24页
        2.1.2 指令性劝阻第24-25页
    2.2 “X了”的建议功能第25-28页
        2.2.1 积极性建议第26页
        2.2.2 无奈性建议第26-28页
    2.3 “X了”的让步功能第28-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2页
第三章 现代汉语“X了”的话语功能第32-43页
    3.1 “X了”的话语衔接功能第32-36页
        3.1.1 控制话题第32-34页
        3.1.2 改变话语内容第34-35页
        3.1.3 提示话语进程第35-36页
    3.2 “X了”的话语应对功能第36-39页
        3.2.1 话语应对的定义和分类第36页
        3.2.2 “X了”的逆向应对第36-38页
        3.2.3 “X了”逆向应对倾向解释第38-39页
    3.3 “X了”的人际互动功能第39-41页
        3.3.1 话语协商第40页
        3.3.2 遵循礼貌原则第40-41页
    3.4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俄语成语汉译问题研究
下一篇:现代汉语和阿塞拜疆语合成词构词法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