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1-18页 |
1.1 宽皮柑橘基本情况介绍 | 第11-12页 |
1.2 柑橘果实香气成分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1 柑橘果实香气成分的萃取方法 | 第12-14页 |
1.2.1.1 水蒸气蒸馏法 | 第12页 |
1.2.1.2 液-液萃取法 | 第12页 |
1.2.1.3 同时蒸馏萃取法 | 第12-13页 |
1.2.1.4 溶剂辅助蒸馏萃取 | 第13页 |
1.2.1.5 吹扫捕集法 | 第13页 |
1.2.1.6 超临界流体萃取 | 第13-14页 |
1.2.1.7 固相微萃取法 | 第14页 |
1.3 柑橘果实香气分析技术 | 第14-15页 |
1.3.1 气相色谱技术 | 第14页 |
1.3.2 气相色谱-质谱连用技术 | 第14-15页 |
1.3.3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 | 第15页 |
1.3.4 电子鼻检测技术 | 第15页 |
1.4 多元统计分析学 | 第15-16页 |
1.5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内容 | 第16-18页 |
第2章 宽皮柑橘果汁中香气物质提取方法的建立 | 第18-29页 |
2.1 前言 | 第18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0页 |
2.2.1 柑橘果样 | 第18页 |
2.2.2 实验标准品与试剂 | 第18-19页 |
2.2.3 仪器设备 | 第19页 |
2.2.4 果汁样品制备 | 第19页 |
2.2.5 模拟柑橘汁的配制 | 第19页 |
2.2.6 HS-SPME萃取条件的优化 | 第19页 |
2.2.7 气相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条件 | 第19-20页 |
2.2.8 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 第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8页 |
2.3.1 HS-SPME萃取条件优化结果 | 第20-24页 |
2.3.1.1 不同萃取头的比较结果 | 第20-21页 |
2.3.1.2 不同萃取温度的影响 | 第21-22页 |
2.3.1.3 萃取时间的影响 | 第22-23页 |
2.3.1.4 加盐量对萃取效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2.3.2 优化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 第24-28页 |
2.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不同品种宽皮柑橘果汁香气成分研究 | 第29-51页 |
3.1 前言 | 第29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29-32页 |
3.2.1 柑橘样品 | 第29-30页 |
3.2.2 实验所用试剂与标准品 | 第30页 |
3.2.3 实验方法 | 第30-32页 |
3.2.3.1 柑橘果汁中香气物质的萃取 | 第30-31页 |
3.2.3.2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 | 第31页 |
3.2.3.3 气相色谱-嗅闻(GC-O)分析 | 第31-32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2-50页 |
3.3.1 不同品种宽皮柑橘果汁香气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32-34页 |
3.3.2 GC-O嗅闻结果分析 | 第34-50页 |
3.4 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柑橘果汁中特征香气成分研究 | 第51-71页 |
4.1 前言 | 第51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51-53页 |
4.2.1 柑橘样品 | 第51页 |
4.2.2 实验设备与仪器 | 第51页 |
4.2.3 实验方法 | 第51-53页 |
4.2.3.1 柑橘果汁香气活力值(OAV)的计算 | 第51-52页 |
4.2.3.2 感观分析 | 第52页 |
4.2.3.3 电子鼻分析条件 | 第52页 |
4.2.3.4 统计分析 | 第52页 |
4.2.3.5 香气物质的重组与遗漏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70页 |
4.3.1 不同品种柑橘汁中挥发性物质香气活力值的分析 | 第53-58页 |
4.3.2 感观分析结果 | 第58-59页 |
4.3.3 不同品种柑橘果汁样品、感官和香气物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9-66页 |
4.3.4 重组与遗漏实验 | 第66-70页 |
4.4 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1-73页 |
5.1 顶空固相微萃取( HS-SPME)方法的优化 | 第71页 |
5.2 八种宽皮柑橘果汁中挥发性组分的定性定量分析 | 第71页 |
5.3 宽皮柑橘果汁中特征香气成分的研究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