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0页 |
1.2.2 实践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1.4 研究思路 | 第11-12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6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持续改善理论综述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2.1 持续改善理论综述 | 第13-14页 |
2.2 QCI理论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3 持续改善理论国内研究概况 | 第16-18页 |
2.3.1 全国质量奖 | 第17-18页 |
2.3.2 我国基于QCI的绩效管理研究现状 | 第18页 |
2.4 A电力公司绩效管理现状 | 第18-20页 |
第三章 A电力公司现行绩效管理模式 | 第20-32页 |
3.1 公司内部环境 | 第20-23页 |
3.1.1 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3.1.2 公司组织架构 | 第21-23页 |
3.2 公司现有绩效管理办法 | 第23-32页 |
3.2.1 绩效管理的原则 | 第24页 |
3.2.2 绩效管理组织机构 | 第24-25页 |
3.2.3 绩效管理体系 | 第25页 |
3.2.4 考核周期 | 第25页 |
3.2.5 考核内容及权重 | 第25-27页 |
3.2.6 绩效合同签订 | 第27-28页 |
3.2.7 绩效回顾与监控 | 第28-29页 |
3.2.8 绩效监控结果形成 | 第29-30页 |
3.2.9 绩效申诉和绩效结果应用 | 第30-32页 |
第四章 A电力公司基于QCI的绩效管理建构 | 第32-44页 |
4.1 A电力公司建构基于QCI的绩效管理的必要性 | 第32-33页 |
4.2 基于QCI的绩效管理 4M核心理念 | 第33-37页 |
4.2.1 人(Man) | 第33-34页 |
4.2.2 方法(Method) | 第34-35页 |
4.2.3 管理(Management) | 第35-36页 |
4.2.4 测量(Measurement) | 第36-37页 |
4.3 基于QCI的绩效管理七类目 | 第37-39页 |
4.3.1 七类目的具体内容 | 第37-38页 |
4.3.2 七类目的相互关系 | 第38-39页 |
4.4 A电力公司基于QCI的绩效管理建构 | 第39-44页 |
4.4.1 组织领导 | 第40页 |
4.4.2 企业战略 | 第40-41页 |
4.4.3 企业顾客和市场 | 第41页 |
4.4.4 资源 | 第41-42页 |
4.4.5 组织过程管理 | 第42页 |
4.4.6 测量分析与改进 | 第42-43页 |
4.4.7 结果 | 第43-44页 |
第五章 A电力公司基于QCI的绩效管理实施 | 第44-54页 |
5.1 实施的具体步骤 | 第44-50页 |
5.1.1 转变观念 | 第45-46页 |
5.1.2 设立相关机构 | 第46-47页 |
5.1.3 培训 | 第47页 |
5.1.4 树立标杆 | 第47-48页 |
5.1.5 自评 | 第48-49页 |
5.1.6 考核 | 第49页 |
5.1.7 管理 | 第49-50页 |
5.2 实施的预期效果 | 第50-54页 |
5.2.1 公司售电量再创新高 | 第50-51页 |
5.2.2 科学进行电力规划 | 第51页 |
5.2.3 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 | 第51页 |
5.2.4 加快推进电网发展现代化 | 第51页 |
5.2.5 实现公司生产、经营和管理的改革与创新 | 第51-53页 |
5.2.6 推进基于QCI的绩效管理评审班子的建设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