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青少年感恩教育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前言 | 第8-15页 |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三、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 第13-14页 |
四、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感恩与感恩教育 | 第15-25页 |
第一节 感恩的文化根源 | 第15-17页 |
一、中国儒家文化与感恩 | 第15-16页 |
二、西方宗教文化与感恩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感恩与感恩教育 | 第17-25页 |
一、感恩 | 第17-20页 |
二、感恩教育 | 第20-22页 |
三、青少年感恩教育的意义 | 第22-25页 |
第二章 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与原因 | 第25-31页 |
第一节 青少年感恩教育缺失的表现 | 第25-27页 |
一、家庭感恩教育缺失 | 第25-26页 |
二、学校感恩教育被动化 | 第26-27页 |
第二节 青少年感恩缺失的主要原因 | 第27-31页 |
一、家庭教育的重点发生错位 | 第27页 |
二、学校感恩教育模式形式化 | 第27-29页 |
三、社会环境影响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国外感恩教育思想与启示 | 第31-37页 |
第一节 国外感恩教育思想 | 第31-35页 |
一、美国的感恩教育 | 第31-32页 |
二、韩国的感恩教育 | 第32-33页 |
三、日本的感恩教育 | 第33-35页 |
第二节 国外感恩教育思想的启示 | 第35-37页 |
一、宗教教育促使感恩思想内化 | 第35页 |
二、感恩实践教育促进感恩德性外化 | 第35-37页 |
第四章 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实施对策 | 第37-48页 |
第一节 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感恩教育 | 第37-44页 |
一、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基础 | 第37-39页 |
二、学校是青少年感恩教育的主体 | 第39-43页 |
三、良好的社会环境是青少年感恩教育的客观条件 | 第43-44页 |
第二节 构建新型感恩文化 | 第44-48页 |
一、倡导以平等、互动为基础的感恩 | 第45-46页 |
二、构建自律机制的感恩 | 第46页 |
三、培养以社会责任感为核心的感恩 | 第46-48页 |
结语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个人简历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