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图表目录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时代背景 | 第13页 |
·领域背景 | 第13-14页 |
·项目背景 | 第14-15页 |
·研究问题 | 第15页 |
·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15-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6页 |
·准实验研究 | 第16页 |
·实验研究 | 第16-17页 |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访谈法 | 第17页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关键概念界定 | 第18-21页 |
电子课本 | 第18页 |
教学设计 | 第18-19页 |
教学设计的灵活性 | 第19页 |
电子课本定制版 | 第19-21页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21-30页 |
·电子课本研究概况 | 第21-25页 |
·现状概述 | 第21-22页 |
·应用概况 | 第22-25页 |
·ICT(信息通信技术)环境下教学框架研究概述 | 第25-27页 |
·实现教学设计灵活性的要素 | 第27-30页 |
第三章 电子课本教学设计 | 第30-41页 |
·电子课本概况 | 第30-33页 |
·交互性 | 第30-31页 |
·富媒体性 | 第31-32页 |
·开放性 | 第32页 |
·个性化 | 第32-33页 |
·编辑环境 | 第33-36页 |
·页面管理 | 第33-34页 |
·学习对象 | 第34页 |
·控件 | 第34-36页 |
·教学模板 | 第36-37页 |
·电子课本实例 | 第37-41页 |
·丰富的媒体形式和交互效果 | 第38-39页 |
·教学模板的灵活应用 | 第39-40页 |
·开放性和个性化要素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准实验研究和实验研究 | 第41-46页 |
·准实验研究 | 第41-42页 |
·实验研究设计和被试 | 第42页 |
·实验研究过程和数据收集方案 | 第42-46页 |
第五章 研究发现 | 第46-56页 |
·教师视角 | 第46-51页 |
·概况 | 第46-47页 |
·教学模板 | 第47-50页 |
·可重用学习对象 | 第50-51页 |
·学生视角 | 第51-56页 |
·概况 | 第51-52页 |
·电子课本的优势——关于“格式”,“内容”和“交互”维度的研究发现 | 第52-54页 |
·电子课本的不足 | 第54-56页 |
第六章 局限与展望 | 第56-59页 |
·局限 | 第56-57页 |
·缺乏平台的局限 | 第56页 |
·带宽等硬件局限 | 第56-57页 |
·展望和未来研究方向 | 第57-59页 |
·个性化和共享性的教学设计 | 第57页 |
·教学模式的主动转变 | 第57-58页 |
·个性化推送和即时反馈更新 | 第58页 |
·显著性差异成因的未来研究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