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青年教师 | 第16页 |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6-17页 |
·职业生涯 | 第17页 |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8-19页 |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第19页 |
·职业生涯规划理论 | 第19-20页 |
·教师专业化理论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页 |
·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第2章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 第22-36页 |
·我国当代教师的职业特点 | 第22-23页 |
·教师职业的复杂性和艰巨性 | 第22页 |
·教师工作的长期性和示范性 | 第22-23页 |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与情感性 | 第23页 |
·青年教师的特点分析 | 第23-25页 |
·个体发展特征 | 第23-24页 |
·专业发展特征 | 第24-25页 |
·现状调查和分析 | 第25-34页 |
·青年教师中的工作状况 | 第26-29页 |
·青年教师的职业规划现状 | 第29-32页 |
·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渠道 | 第32-34页 |
·职业生涯规划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34-36页 |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 第34页 |
·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 第34-35页 |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相对同化的过程 | 第35-36页 |
第3章 影响青年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因素 | 第36-43页 |
·个人自身发展因素 | 第36-38页 |
·个人的性格特点 | 第36页 |
·个人在专业发展上的态度和动机 | 第36-37页 |
·青年教师所处的生命阶段 | 第37页 |
·青年教师自身专业知识和专业素质 | 第37-38页 |
·学校因素 | 第38-41页 |
·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 | 第39页 |
·学校评价模式和培训模式 | 第39页 |
·学校的办学理念 | 第39-40页 |
·教师的工资待遇 | 第40-41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41-43页 |
·教师职业的吸引力 | 第41-42页 |
·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 | 第42-43页 |
第4章 基于职业生涯规划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 第43-56页 |
·树立正确理念,加强规划指导 | 第43-45页 |
·认识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 第43页 |
·强化职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意识 | 第43-44页 |
·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 第44页 |
·成立专门规划部门和聘请专业人员指导生涯规划 | 第44-45页 |
·明确规划方向,确立合理目标 | 第45-47页 |
·认识自我,准确定位 | 第45页 |
·分析环境,全面考虑 | 第45-46页 |
·提供职业发展的信息,引导规划 | 第46页 |
·关注青年教师心理健康 | 第46-47页 |
·细化分解规划,扎实推进实施 | 第47-51页 |
·严格遵守职业规划步骤 | 第47-48页 |
·培养“三写”“三读”“学三人”好习惯 | 第48页 |
·落实“九个一”活动 | 第48-49页 |
·学校坚持“四导” | 第49页 |
·学校组织“三进”“四集中” | 第49-50页 |
·学校展开培训 | 第50-51页 |
·及时反馈修正,不断提升自我 | 第51-56页 |
·学会反思 | 第52页 |
·及时反馈调整 | 第52-53页 |
·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 第53页 |
·建立青年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袋 | 第53-54页 |
·制定合理的评价制度 | 第54页 |
·构建多样化的薪酬体系 | 第54-55页 |
·唤醒教师幸福感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