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5页 |
·选题依据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页 |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2-14页 |
·拟定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1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 | 第18页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网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调查 | 第19-33页 |
·大学生网络使用情况调查结果 | 第19-22页 |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 第22-26页 |
·丰富内涵、完善自我 | 第22-23页 |
·提供释放压力的空间 | 第23-25页 |
·塑造思维方式 | 第25页 |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和服务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 第25-26页 |
·网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利影响 | 第26-32页 |
·认知行为盲目化 | 第29页 |
·价值取向功利化 | 第29-31页 |
·情感迷失 | 第31页 |
·人际关系淡化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4章 网络技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成因分析 | 第33-38页 |
·网络技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外因分析 | 第33-35页 |
·大学环境因素 | 第33页 |
·家庭因素 | 第33-34页 |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4-35页 |
·网络技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因分析 | 第35-37页 |
·人格因素对网络成瘾的影响 | 第35页 |
·情感宣泄与情感失控的心理矛盾的影响 | 第35-36页 |
·心理发育滞后的影响 | 第36-37页 |
·缺乏爱好和学习兴趣的影响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5章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 第38-48页 |
·学校教育 | 第38-43页 |
·从教育对象入手更新教育理念 | 第38-40页 |
·充实教育内容 | 第40-41页 |
·培育新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 第41-42页 |
·营造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环境 | 第42-43页 |
·家庭教育 | 第43-44页 |
·改变传统的教育观 | 第43-44页 |
·抑制家庭环境中的不良影响 | 第44页 |
·配合学校进行心理干预 | 第44页 |
·自我教育 | 第44-46页 |
·培养兴趣转移网络注意力 | 第45页 |
·增强网络自制力 | 第45页 |
·开展自我责任意识教育 | 第45-46页 |
·营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 第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52-53页 |
附录A:网络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问卷调查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