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水产品干燥的目的和方法 | 第12-18页 |
·干燥的目的 | 第12-13页 |
·干燥的方法 | 第13-14页 |
·水产品干燥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干燥过程中肌肉蛋白质的热变性 | 第15-17页 |
·蛋白热变性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影响蛋白质热稳定性的因素 | 第16-17页 |
·干燥对肌肉质构的影响 | 第17-18页 |
·食品质构概述 | 第17-18页 |
·干燥过程中肌肉质构的变化 | 第18页 |
·甲壳类水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水产品挥发性成分的前处理方法 | 第18-20页 |
·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分析方法 | 第20页 |
·甲壳类水产品的挥发性成分的组成 | 第20-21页 |
·水产干制品的保藏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2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干燥方式对小白虾肌肉结构及生化特性的影响 | 第23-3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3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24页 |
·试验方法 | 第24-27页 |
·虾干制品的制备 | 第24页 |
·水分含量的测定 | 第24页 |
·脂肪氧化的测定 | 第24-25页 |
·丙二醛标准储备液 | 第24-25页 |
·丙二醛标准使用液 | 第25页 |
·标准曲线制备 | 第25页 |
·样品测定 | 第25页 |
·肌肉组织的观察 | 第25-26页 |
·质构测定 | 第26页 |
·肌原纤维蛋白含量测定 | 第26-27页 |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26页 |
·样品的测定 | 第26-27页 |
·DSC分析 | 第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7页 |
·干制小白虾最终水分含量的确定 | 第27页 |
·干制小白虾的干燥曲线 | 第27-28页 |
·干燥方式对小白虾脂肪氧化的影响 | 第28-29页 |
·干燥方式对小白虾肌肉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29-32页 |
·干燥方式对小白虾肌肉组织质构的变化影响 | 第32-35页 |
·干燥方式对小白虾肌肉蛋白质抽提率的变化影响 | 第35页 |
·干燥方式对小白虾肌肉蛋白质变性的DSC影响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干制小白虾的挥发性成分及品质劣变机制研究 | 第39-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主要试剂 | 第39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9-40页 |
·试验方法 | 第40-42页 |
·加速储藏试验设计方案 | 第40页 |
·感官评定 | 第40页 |
·pH值的测定 | 第40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 第40页 |
·色泽测定 | 第40-41页 |
·菌落总数测定 | 第41页 |
·脂肪氧化的测定 | 第41页 |
·挥发性成分的分析 | 第41-42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41页 |
·检测条件 | 第41-42页 |
·化合物定性定量方法 | 第42页 |
·氨基酸的测定 | 第4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2-56页 |
·感官评定结果 | 第42-44页 |
·加速储藏期间干制小白虾的pH值与TVB-N值变化 | 第44页 |
·加速贮藏期间干制小白虾的色值变化 | 第44-45页 |
·加速贮藏期间干制小白虾的菌落总数变化 | 第45-46页 |
·加速贮藏期间干制小白虾的脂肪氧化变化 | 第46页 |
·加速贮藏期间干制小白虾的挥发性化合物变化 | 第46-54页 |
·加速贮藏期间干制小白虾的氨基酸变化 | 第54-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四章 气调保鲜方式对干制小白虾的品质影响研究 | 第58-7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59页 |
·实验材料 | 第58页 |
·主要试剂 | 第58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8-59页 |
·试验方法 | 第59-60页 |
·气调保鲜试验设计方案 | 第59页 |
·感官评定 | 第59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 第59页 |
·色泽测定 | 第59页 |
·菌落总数测定 | 第59-60页 |
·脂肪氧化的测定 | 第6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9页 |
·包装方式对干制小白虾的品质变化影响 | 第60页 |
·包装方式对干制小白虾的TVB-N值影响 | 第60-62页 |
·包装方式对干制小白虾的色泽变化影响 | 第62-65页 |
·不同包装方式对干制小白虾的菌落总数影响 | 第65-67页 |
·不同包装对干制小白虾的脂肪氧化影响 | 第67-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生物抑菌剂对干制小白虾品质的贮藏影响研究 | 第70-8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0-71页 |
·实验材料 | 第70页 |
·主要试剂 | 第70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70-71页 |
·试验方法 | 第71-72页 |
·生物抑菌剂的配制 | 第71页 |
·喷涂试验设计方案 | 第71页 |
·感官评定 | 第71页 |
·挥发性盐基氮(TVB-N)值的测定 | 第71页 |
·色泽测定 | 第71-72页 |
·菌落总数测定 | 第72页 |
·脂肪氧化的测定 | 第7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2-81页 |
·生物抑菌剂对干制小白虾的品质变化影响 | 第72页 |
·生物抑菌剂对干制小白虾的TVB-N值影响 | 第72-74页 |
·生物抑菌剂对干制小白虾的色泽变化影响 | 第74-78页 |
·生物抑菌剂对干制小白虾的菌落总数变化影响 | 第78-80页 |
·生物抑菌剂对干制小白虾的脂肪氧化影响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总结 | 第83页 |
·展望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致谢 | 第91-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或已投稿的学术论文 | 第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