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1页 |
| ·引言 | 第14页 |
| ·电流模式电路 | 第14-18页 |
| ·基本概念 | 第14-16页 |
| ·电流模式电路的性能特点 | 第16-17页 |
| ·电流模式电路发展概况 | 第17-18页 |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新型CMOS 第二代电流控制电流传输器的设计 | 第19-20页 |
| ·数字可编程电压模式双二次通用滤波器的设计 | 第20页 |
|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0-21页 |
| 第2章 电流传输器 | 第21-35页 |
| ·第一代电流传输器(CCI) | 第21-23页 |
| ·CCI 的电路符号及端口特性 | 第21-22页 |
| ·CCI 的基本电路实现 | 第22-23页 |
| ·第二代电流传输器(CCII) | 第23-27页 |
| ·CCII 的电路符号和端口特性 | 第23-24页 |
| ·CCII 的基本电路实现 | 第24-25页 |
| ·改进的第二代电流传输器 | 第25-27页 |
| ·第三代电流传输器(CCIII) | 第27-28页 |
| ·CCIII 的电路符号和端口特性 | 第27页 |
| ·CCIII 的基本电路实现 | 第27-28页 |
| ·第二代电流控制电流传输器(CCCII) | 第28-34页 |
| ·跨导线性原理 | 第29-31页 |
| ·CCCII 的电路符号和端口特性 | 第31-32页 |
| ·CCCII 的基本电路实现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3章 新型 CMOS 第二代电流控制电流传输器 | 第35-48页 |
| ·引言 | 第35-36页 |
| ·MOS 复合管的基本原理 | 第36-37页 |
| ·CCCII 电路符号与端口特性 | 第37页 |
| ·X 端与Y 端都是串行结构的新型CMOS CCCII 电路及其仿真 | 第37-40页 |
| ·电路结构及分析 | 第37-39页 |
| ·PSPICE 仿真 | 第39-40页 |
| ·X 端串行、Y 端并行结构的新型CMOS CCCII 电路及其仿真 | 第40-43页 |
| ·电路结构及分析 | 第41-42页 |
| ·PSPICE 仿真 | 第42-43页 |
| ·X 端与Y 端都是并行结构的新型CMOS CCCII 电路及其仿真 | 第43-47页 |
| ·电路结构及分析 | 第44-45页 |
| ·PSPICE 仿真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8页 |
| 第4章 CCCII 的基本应用电路 | 第48-56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有源网络元件的模拟 | 第48-51页 |
| ·负电阻变换器 | 第48-49页 |
| ·通用阻抗变换器 | 第49-51页 |
| ·模拟信号运算电路 | 第51-55页 |
| ·放大器 | 第51-53页 |
| ·积分器 | 第53-54页 |
| ·微分器 | 第54-55页 |
| ·小结 | 第55-56页 |
| 第5章 数字可编程电压模式双二次通用滤波器 | 第56-64页 |
| ·引言 | 第56-57页 |
| ·CMOS 传输门 | 第57页 |
| ·基于CCCII 的数字可编程双二次滤波器的分析综合方法 | 第57-61页 |
| ·等电容法 | 第58-60页 |
| ·等电阻法 | 第60-61页 |
| ·灵敏度分析 | 第61-62页 |
| ·滤波器的可编程实现及 PSPICE 仿真 | 第62-63页 |
| ·滤波器的可编程实现 | 第62页 |
| ·滤波器可编程实现电路的 PSPICE 仿真 | 第62-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结论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