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员工忠诚度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13页 |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框架 | 第13-15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员工忠诚度相关理论综述 | 第15-24页 |
·国内外学者对员工忠诚度定义的研究 | 第15-18页 |
·员工忠诚度对企业和员工的影响研究 | 第18-20页 |
·员工忠诚度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 第20-24页 |
·心理账户理论研究综述 | 第24-31页 |
·国外关于"心理账户"理论的研究 | 第24-25页 |
·国内关于"心理账户"理论的研究 | 第25-27页 |
·"心理账户"的认知解释 | 第27-31页 |
3 心理账户对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机理与实验研究 | 第31-47页 |
·心理账户对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机理 | 第31-39页 |
·心理账户的引入 | 第31-32页 |
·理论基础 | 第32-33页 |
·心理账户子账户的划分 | 第33-36页 |
·心理账户与心理契约、员工忠诚度的关系 | 第36-37页 |
·构建心理账户对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模型 | 第37-39页 |
·心理账户对员工忠诚度的实验研究 | 第39-47页 |
·研究假想 | 第39-40页 |
·实验一:不同心理账户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 第40-43页 |
·实验二:不同情境下心理账户对员工忠诚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两项实验的对比研究 | 第45-47页 |
4 基于心理账户视角员工忠诚度的评价 | 第47-69页 |
·影响员工忠诚度的因素分析及假设 | 第47-55页 |
·生理子账户的因素分析及假设 | 第47-49页 |
·安全子账户因素分析及假设 | 第49-50页 |
·社交子账户因素分析及假设 | 第50-52页 |
·尊重子账户因素分析及假设 | 第52-53页 |
·自我实现子账户因素分析及假设 | 第53-55页 |
·基于心理账户视角构建员工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55-56页 |
·构建员工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55页 |
·构建员工忠诚度评价指标体系 | 第55-56页 |
·基于心理账户视角构建员工忠诚度评价模型 | 第56-61页 |
·员工忠诚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第56-57页 |
·基于心理账户员工忠诚度评价的具体方法 | 第57-61页 |
·基于心理账户员工忠诚度评价的实例分析 | 第61-69页 |
·国营山西DZ厂简介 | 第61页 |
·问卷样本的结构 | 第61-62页 |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62-64页 |
·模糊综合评判的结果 | 第64-67页 |
·数据分析 | 第67-69页 |
5 基于心理账户理论的员工忠诚度培养策略 | 第69-73页 |
·充实员工经济账户 | 第69-70页 |
·增加经济账户的收入 | 第69页 |
·减少经济账户的支出 | 第69-70页 |
·重视经济账户的存储 | 第70页 |
·提高不忠诚所产生的成本 | 第70页 |
·充实员工情感账户 | 第70-73页 |
·增加员工情感账户的收入 | 第70-71页 |
·减少员工情感账户的支出 | 第71页 |
·重视对员工的情感投资 | 第71-73页 |
6 结论 | 第73-77页 |
·论文主要结论 | 第73-74页 |
·本文创新点 | 第74页 |
·研究局限与展望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79页 |
附录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成果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