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2页 |
| ·开菲尔概述 | 第11-17页 |
| ·开菲尔的发展历史 | 第11页 |
| ·开菲尔的定义 | 第11页 |
| ·开菲尔粒 | 第11-14页 |
| ·开菲尔的营养特性及食疗保健作用 | 第14-15页 |
| ·开菲尔纯培养发酵剂的开发和研制 | 第15-16页 |
| ·kefir 奶生产加工工艺 | 第16-17页 |
| ·西藏灵菇共生菌粒 | 第17-18页 |
| ·益生菌 | 第18-20页 |
| ·益生菌概述 | 第18页 |
| ·益生菌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8页 |
| ·益生菌的益生作用 | 第18-20页 |
| ·益生菌在功能食品中的应用 | 第20页 |
| ·本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kefir 的研究现状及本研究课题的意义 | 第20-21页 |
|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西藏灵菇共生菌粒发酵酸奶的工艺研究 | 第22-2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5页 |
| ·试验材料 | 第22-23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3页 |
| ·实验方法 | 第23-2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 ·温度对西藏灵菇酸奶酸度和活菌数的影响 | 第25页 |
| ·接种量对西藏灵菇酸奶酸度和活菌数的影响 | 第25-26页 |
| ·发酵时间对西藏灵菇酸奶酸度和活菌数的影响 | 第26页 |
| ·正交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西藏灵菇对牛乳发酵液中的菌相与物质变化 | 第28-34页 |
|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8-29页 |
| ·试验材料 | 第28页 |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8-29页 |
|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2页 |
| ·灵菇菌块上微生物的菌种分布 | 第29-30页 |
| ·发酵液中菌相的变化 | 第30页 |
| ·发酵乳中各成分的变化 | 第30-31页 |
| ·发酵乳中菌相与营养变化的原因分析 | 第31-32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2-34页 |
| 第四章 西藏灵菇发酵乳抑菌活性的动态研究 | 第34-40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 ·发酵乳的抑菌作用 | 第35-37页 |
| ·发酵乳浓度对抑菌效果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发酵乳抑菌活性物质的耐热性能 | 第38-39页 |
| ·小结与讨论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西藏灵菇发酵乳中优势菌群的分离鉴定 | 第40-55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8页 |
| ·试验材料 | 第40-42页 |
| ·试验方法 | 第42-4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 ·分纯菌菌落特征和细胞形态观察(见表5-2,图5-4) | 第48-50页 |
| ·西藏灵菇发酵乳中乳酸菌归属种鉴定 | 第50-52页 |
| ·西藏灵菇发酵乳中酵母菌的归属鉴定 | 第52-53页 |
| ·西藏灵菇发酵乳中醋酸菌的鉴定 | 第53-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六章 西藏灵菇分纯菌发酵性能和复合发酵剂的研究 | 第55-6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5-57页 |
| ·试验材料、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55页 |
| ·试验方法 | 第55-57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1页 |
| ·菌种筛选试验 | 第57-58页 |
| ·筛选菌株生长特性研究试验 | 第58-59页 |
| ·西藏灵菇酸奶复合发酵剂的工艺研究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七章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 致谢 | 第69-70页 |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