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藻多糖的研究
|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2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前言 | 第12-13页 |
| ·螺旋藻的研究概况及应用 | 第13-20页 |
| ·钝顶螺旋藻多糖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 ·螺旋藻及其多糖的开发利用 | 第21-23页 |
| ·多糖的研究概述、结构与功效 | 第23-25页 |
| ·立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 第二章 钝顶螺旋藻多糖的优化培养 | 第27-48页 |
| 前言 | 第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 ·材料 | 第27-29页 |
| ·培养方法和条件 | 第29-30页 |
| ·分析方法 | 第30-3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3-46页 |
| ·磁场处理对钝顶螺旋藻多糖生产的影响 | 第33-36页 |
| ·不同光强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多糖生产的影响 | 第36-38页 |
| ·不同光质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多糖生产的影响 | 第38-41页 |
| ·钝顶螺旋藻混合营养生长的最优条件及对多糖的影响 | 第41-44页 |
| ·钙离子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及多糖生产的影响 | 第44-46页 |
| ·小结 | 第46-48页 |
| 第三章 钝顶螺旋藻水溶性多糖的分离与纯化 | 第48-59页 |
| 前言 | 第48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51-58页 |
| ·钝顶螺旋藻多糖的提取 | 第51-54页 |
| ·提取条件的优化试验 | 第54-55页 |
| ·粗多糖的纯化 | 第55-57页 |
| ·多糖的纯度鉴定 | 第57-58页 |
| ·小结 | 第58-59页 |
| 第四章 钝顶螺旋藻多糖分子形貌的电镜观察 | 第59-67页 |
| 前言 | 第5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59-60页 |
| ·藻种 | 第59页 |
| ·多糖样品的制备 | 第59页 |
| ·透射电镜制样 | 第59-60页 |
| ·扫描电镜制样 | 第6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0-66页 |
| ·螺旋藻多糖在水溶液中的分子形貌 | 第60-63页 |
| ·螺旋藻多糖分子聚集态的观察 | 第63-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五章 钝顶螺旋藻多糖的理化性质 | 第67-78页 |
| 前言 | 第6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67-68页 |
| ·试剂 | 第67页 |
| ·实验方法 | 第67-68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7页 |
| ·PSP的溶解性 | 第68页 |
| ·比旋光度 | 第68页 |
| ·粘度及流变学特性 | 第68-71页 |
| ·PSP的单糖组成分析 | 第71-73页 |
| ·分子量的测定 | 第73-74页 |
| ·PSP的高碘酸氧化和Smith降解 | 第74页 |
| ·多糖的红外光谱测定 | 第74-75页 |
| ·多糖的紫外光谱测定 | 第75-76页 |
| ·多糖的DSC分析 | 第76页 |
| ·多糖的构型和构象的初步测定 | 第76-77页 |
| ·小结 | 第77-78页 |
| 第六章 钝顶螺旋藻多糖的生物活性研究 | 第78-86页 |
| 前言 | 第78-79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79-80页 |
| ·试剂与材料 | 第79页 |
| ·实验方法 | 第79-80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80-85页 |
| ·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 第80-81页 |
| ·多糖对·OH的清除作用 | 第81-82页 |
| ·多糖对O·_2~-的清除作用 | 第82页 |
| ·多糖对H_2O_2的消耗作用 | 第82-83页 |
| ·体外模拟生物体系抑瘤试验 | 第83-85页 |
| ·小结 | 第85-86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 ·结论 | 第86-87页 |
| ·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4页 |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一览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