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过程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学术意义 | 第11-13页 |
·实践意义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基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过程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5-31页 |
·基本概念的内涵分析 | 第15-17页 |
·设计与设计理念 | 第15-16页 |
·教学设计 | 第16页 |
·教学过程设计 | 第16-17页 |
·设计理念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对设计概念的界定 | 第17-19页 |
·设计的目的 | 第19-20页 |
·设计过程的本质 | 第20页 |
·影响设计过程的因素 | 第20-21页 |
·设计文化 | 第21页 |
·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21-31页 |
·方法论基础:系统科学理论 | 第23-25页 |
·教与学的理论基础:学习理论、教学理论 | 第25-27页 |
·技术理论基础:传播理论、设计理论 | 第27-31页 |
第3章 基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研究 | 第31-42页 |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中设计理念缺失的问题分析 | 第31-34页 |
·教学过程缺乏预设与生成 | 第31-32页 |
·教学目标宽泛而无益,无法验收 | 第32-33页 |
·教学设计缺乏实施过程意识 | 第33-34页 |
·设计理念对教学过程设计的指导作用 | 第34-36页 |
·强调对预设和生成的重视 | 第34-35页 |
·强调教学目标的可评价性 | 第35页 |
·强调教学过程的可操作性 | 第35-36页 |
·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 | 第36页 |
·设计理念在教学过程设计中的体现 | 第36-39页 |
·以学生为中心,为预设与生成创造条件 | 第37页 |
·以教学目标分析为基础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 第37-38页 |
·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 第38页 |
·强调情境创设,提倡基于情境的教学 | 第38-39页 |
·基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的提出 | 第39-42页 |
·模式各环节的说明 | 第40-41页 |
·模式的特点分析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设计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实践案例分析 | 第42-53页 |
·赤峰学院《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现状分析 | 第42-45页 |
·对课程性质的定位偏低 | 第42-43页 |
·学生的信息技术意识淡薄 | 第43页 |
·教学内容整齐划一,难以适应不同专业的需求 | 第43-45页 |
·基于设计理念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设计 | 第45-52页 |
·分析 | 第45-47页 |
·设计 | 第47-50页 |
·评价 | 第50-52页 |
·教学设计反思 | 第52-53页 |
第5章 结论与启示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3页 |
·设计理念是教学目标设计的关键 | 第53页 |
·设计理念是对教学过程进行预设的基础 | 第53页 |
·预设对生成的评价是有效评价的重点 | 第53页 |
·启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