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9-12页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第9-11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2-14页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情感教育概念及其理论基础 | 第14-18页 |
2.1 情感及情感教育 | 第14-16页 |
2.1.1 情感及其功能 | 第14页 |
2.1.2 情感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 第14-15页 |
2.1.3 高职英语情感教育的目标 | 第15页 |
2.1.4 高职英语情感教育的原则 | 第15-16页 |
2.2 情感教育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第16页 |
2.2.2 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 第16-18页 |
第三章 情感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调查 | 第18-24页 |
3.1 调查对象 | 第18-19页 |
3.2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3.2.1 访谈法 | 第19页 |
3.2.2 问卷调查 | 第19页 |
3.2.3 查阅资料法 | 第19页 |
3.3 调查结果分析 | 第19-23页 |
3.3.1 教师对情感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 第19-20页 |
3.3.2 教师对情感教育目标的了解程度 | 第20页 |
3.3.3 教师情感教育实现手段 | 第20-21页 |
3.3.4 教师运用情感教育的主动性 | 第21-22页 |
3.3.5 教师备课中情感教育目标的确定情况 | 第22页 |
3.3.6 教师对情感教育实施效果评价 | 第22-23页 |
3.3.7 制约情感教育实施的因素 | 第23页 |
3.4 应用现状调查小结 | 第23-24页 |
第四章 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应用比较 | 第24-34页 |
4.1 实验设计 | 第24-27页 |
4.1.1 实验目的 | 第24页 |
4.1.2 实验对象 | 第24-25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4.1.4 实验步骤 | 第26-27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4页 |
4.2.1 实验班与对照班英语考试成绩比较 | 第27-28页 |
4.2.2 实验班和对照班对教学的满意度比较 | 第28-29页 |
4.2.3 实验班和对照班英语学习兴趣的比较 | 第29-30页 |
4.2.4 实验班和对照组师生关系比较 | 第30页 |
4.2.5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英语学习信心比较 | 第30-31页 |
4.2.6 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学习恐惧情绪比较 | 第31-32页 |
4.2.7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英语运用能力比较 | 第32-33页 |
4.2.8 实验班与对照班学生英语学习主动性比较 | 第33-34页 |
第五章 高职英语教学中情感教育应用效果及方法改进 | 第34-37页 |
5.1 情感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效果 | 第34-35页 |
5.1.1 情感教育能够激发高职学生的学习动机、树立学习目标 | 第34页 |
5.1.2 情感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 第34页 |
5.1.3 情感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对课程的参与意识,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 第34页 |
5.1.4 情感教育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人际关系 | 第34-35页 |
5.2 高职英语情感教育的方法改进 | 第35-37页 |
5.2.1 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因素 | 第35页 |
5.2.2 提升教师的情感素质 | 第35-36页 |
5.2.3 挖掘学习材料的情感因素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附录1 :访谈提纲 | 第39-40页 |
附录2 :学生基本情况及问卷原始数据 | 第40-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