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轻工业、手工业论文--食品工业论文--乳品加工工业论文--各种乳制品论文--奶粉论文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体外消化特性及对小鼠生长发育影响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第1章 前言第12-20页
    1.1 水解牛乳蛋白婴儿配方奶粉第12-16页
        1.1.1 牛乳与母乳之间蛋白质的区别第12-13页
            1.1.1.1 乳清蛋白第12-13页
            1.1.1.2 酪蛋白第13页
        1.1.2 牛乳与母乳之间脂质的区别第13-15页
        1.1.3 牛乳蛋白的过敏反应第15-16页
    1.2 婴儿的消化特点第16-17页
    1.3 婴儿肠道微生物对生长发育的影响第17-18页
    1.4 立题依据及意义第18-20页
第2章 不同水解度牛乳蛋白婴儿配方奶粉体外消化特性第20-39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材料及仪器第20-21页
        2.2.1 实验材料与试剂第20-21页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1页
    2.3 试验方法第21-26页
        2.3.1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的选择第21页
        2.3.2 婴儿体外胃肠消化模型第21-22页
        2.3.3 蛋白质消化行为第22-24页
            2.3.3.1 酪蛋白胶束粒径测定第22页
            2.3.3.2 消化过程中蛋白质组成变化第22-24页
            2.3.3.3 消化过程中致敏蛋白含量变化第24页
        2.3.4 脂质消化行为第24-26页
            2.3.4.1 游离脂肪酸释放动力学第24-25页
            2.3.4.2 消化产物中脂肪酸组成第25-26页
            2.3.4.3 消化产物中蛋白质及脂质微观结构表征第26页
            2.3.4.4 消化产物Zeta电位测定第26页
    2.4 结果分析第26-38页
        2.4.1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中蛋白质的消化特性第26-31页
            2.4.1.1 水解度对消化过程中酪蛋白胶束粒径的影响第26-28页
            2.4.1.2 水解度对消化过程中蛋白质组成影响第28-30页
            2.4.1.3 消化过程中致敏蛋白含量测定第30-31页
        2.4.2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中脂质的消化特性第31-38页
            2.4.2.1 水解度对消化过程中游离脂肪酸释放及水解度影响第31-32页
            2.4.2.2 水解度对消化产物中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第32-34页
            2.4.2.3 水解度对消化产物中蛋白质及脂质微观结构的影响第34-36页
            2.4.2.4 水解度对消化产物Zeta电位影响第36-38页
    2.5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3章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对小鼠生长发育影响第39-49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材料及仪器第39-40页
        3.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第39页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39-40页
    3.3 实验方法第40-43页
        3.3.1 实验动物分组与日常管理第40-41页
        3.3.2 小鼠体重、体长及尾长测量第41页
        3.3.3 小鼠脏器系数测定第41页
        3.3.4 Y型迷宫实验第41-42页
        3.3.5 负重游泳实验第42页
        3.3.6 肠道发育指标测定第42-43页
            3.3.6.1 小鼠解剖与肠段截取第42页
            3.3.6.2 小鼠回肠H.E染色第42-43页
            3.3.6.3 小鼠回肠绒毛高度及隐窝深度测定第43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43-48页
        3.4.1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对小鼠体重、体长及尾长影响第43-44页
        3.4.2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对小鼠脏器系数的影响第44-45页
        3.4.3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对小鼠空间探索能力及体力的影响第45-46页
        3.4.4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对小鼠肠道形态发育影响第46-48页
    3.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4章 不同水解度婴儿配方奶粉对小鼠肠道菌群影响第49-62页
    4.1 引言第49页
    4.2 材料及仪器第49-50页
        4.2.1 主要实验材料与试剂第49-50页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50页
    4.3 实验方法第50-56页
        4.3.1 小鼠粪便采集第50页
        4.3.2 肠道菌群宏基因组DNA提取第50-51页
        4.3.3 琼脂糖凝胶电泳第51-52页
        4.3.4 细菌16SrDNA PCR扩增第52-53页
        4.3.5 OTU聚类分析第53-54页
            4.3.5.1 OTU 丰度统计第53-54页
            4.3.5.2 共有及特有Venn图绘制第54页
        4.3.6 α多样性分析第54页
        4.3.7 β多样性分析第54-55页
            4.3.7.1 Unifrac距离计算第54页
            4.3.7.2 PCoA/PCA分析第54-55页
        4.3.8 物种分类组成分析第55-56页
            4.3.8.1 物种分类注释第55页
            4.3.8.2 物种分类统计第55页
            4.3.8.3 物种分布热图第55-56页
    4.4 结果分析第56-61页
        4.4.1 凝胶电泳图第56页
        4.4.2 OTU丰度统计第56-57页
        4.4.3 OTU分布Venn图第57页
        4.4.4 α多样性分析第57-58页
        4.4.5 β多样性分析第58-59页
        4.4.6 物种分类组成分析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5.1 总结第62-63页
    5.2 创新点第63页
    5.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1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附录第74-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gCl/Poly(MMA-St)/PVDF共混超滤膜及其抗污染性能研究
下一篇:俄罗斯鲟鱼卵β-c糖蛋白的提取分离与结构表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