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绪论 | 第10-19页 |
| 一、研究缘起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三、概念界定 | 第12-15页 |
| 四、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 五、研究目标 | 第17页 |
| 六、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 第一章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概述 | 第19-39页 |
| 第一节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历史回溯和教学现状 | 第19-35页 |
| 第二节 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特征 | 第35-39页 |
| 一、整体性 | 第35-36页 |
| 二、系统性 | 第36-37页 |
| 三、实践性 | 第37-39页 |
| 第二章 基于文本类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模式 | 第39-64页 |
| 第一节 文学类文本的教学模式 | 第40-48页 |
| 一、教学模式设计依据 | 第40-41页 |
| 二、教学模式内容 | 第41-44页 |
| 三、案例设计:《伪君子》 | 第44-48页 |
| 第二节 实用类文本的教学模式 | 第48-57页 |
| 一、教学模式设计依据 | 第48-49页 |
| 二、教学模式内容 | 第49-52页 |
| 三、案例设计:《苏东坡传》 | 第52-57页 |
| 第三节 论述类文本的教学模式 | 第57-64页 |
| 一、教学模式设计依据 | 第57-58页 |
| 二、教学模式内容 | 第58-61页 |
| 三、案例设计:《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 第61-63页 |
| 四、一点说明 | 第63-64页 |
| 第三章 基于活动设计的高中整本书阅读课型实施建议 | 第64-81页 |
| 第一节 阅读导读启动课 | 第64-68页 |
| 一、激趣,导之以疑 | 第65-66页 |
| 二、授渔,导之以法 | 第66页 |
| 三、共读,导之以行 | 第66-68页 |
| 第二节 阅读过程指导课 | 第68-73页 |
| 一、阅读策略的指导 | 第68-72页 |
| 二、阅读心理的关照 | 第72页 |
| 三、阅读流程的监控 | 第72-73页 |
| 第三节 阅读推进探讨课 | 第73-77页 |
| 一、阅读推进策略建构 | 第73-76页 |
| 二、阅读推进活动举隅 | 第76-77页 |
| 第四节 阅读成果分享课 | 第77-81页 |
| 一、成果分享原则 | 第77-78页 |
| 二、成果分享模式 | 第78-81页 |
| 结语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