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29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一)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亟待加强 | 第11-13页 |
(二)个人经历 | 第13-14页 |
二、研究问题与核心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一)研究问题 | 第14页 |
(二)核心概念 | 第14-16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一)理论意义 | 第16-17页 |
(二)实践意义 | 第17-18页 |
四、文献综述 | 第18-26页 |
(一)理论基础相关研究 | 第18-23页 |
(二)大学生生命教育相关研究 | 第23-25页 |
(三)聋人学生生命教育相关研究 | 第25-26页 |
(四)已有研究的不足 | 第26页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6-29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6-27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7-29页 |
第一章 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规划 | 第29-37页 |
一、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原则 | 第29-30页 |
(一)听力代偿 | 第29页 |
(二)注重模仿 | 第29页 |
(三)全人教育 | 第29-30页 |
(四)渗透原则 | 第30页 |
二、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内容 | 第30-33页 |
(一)认知自己 | 第31-32页 |
(二)尊重他人 | 第32-33页 |
(三)热爱自然 | 第33页 |
三、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途径 | 第33-37页 |
(一)主题班会 | 第34页 |
(二)课堂 | 第34-35页 |
(三)社团活动 | 第35页 |
(四)社会实践 | 第35页 |
(五)校企合作 | 第35-36页 |
(六)校本课程 | 第36-37页 |
第二章 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 | 第37-47页 |
一、研究场域和研究对象 | 第37页 |
(一)研究场域 | 第37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37页 |
二、生命教育主题和活动形式的选择 | 第37-38页 |
三、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 | 第38-41页 |
四、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实施案例 | 第41-47页 |
第三章 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评价与完善 | 第47-57页 |
一、效果评价 | 第47-53页 |
(一)问卷调查与分析 | 第47-51页 |
(二)访谈与分析 | 第51-53页 |
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的完善 | 第53-57页 |
(一)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 第53-54页 |
(二)加强生命教育的课堂构建和教学实施 | 第54页 |
(三)促进教师感悟生命意义,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 | 第54-55页 |
(四)校园环境建设(境教) | 第55页 |
(五)建立家校联系机制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研究发现和建议 | 第57-61页 |
一、研究发现 | 第57-58页 |
(一)生命教育主题活动对聋人大学生有积极影响 | 第57页 |
(二)生命教育主题活动是符合聋人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活动体系 | 第57-58页 |
二、研究者的建议 | 第58-61页 |
(一)对后续研究者的建议 | 第58-59页 |
(二)对学校的建议 | 第59页 |
(三)对特殊教育教师的建议 | 第59页 |
(四)对聋人大学生家长的建议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67页 |
附录A 聋人大学生参加生命教育主题活动评价问卷 | 第63-65页 |
附录B 聋人大学生生命教育主题选取的访谈纲要 | 第65-66页 |
附录C 和小明的访谈记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