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禺话剧作品中的话语标记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目的 | 第10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0页 |
四、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五、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一)话语标记理论国外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二)话语标记理论国内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三)曹禺作品语言研究现状 | 第14页 |
(四)曹禺作品中话语标记的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第一章 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和分类 | 第16-21页 |
第一节 话语标记的性质特征和定义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话语标记的分类 | 第17-18页 |
第三节 曹禺话剧作品中话语标记的界定 | 第18-19页 |
第四节 曹禺话剧作品中话语标记的分类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语篇标记及其功能 | 第21-41页 |
第一节 话题标记 | 第21-28页 |
第二节 推导标记 | 第28-31页 |
第三节 顺延标记 | 第31-35页 |
第四节 对比标记 | 第35-38页 |
第五节 阐释标记 | 第38-41页 |
第三章 人际标记及其功能 | 第41-57页 |
第一节 态度标记 | 第41-47页 |
第二节 言语行为标记 | 第47-50页 |
第三节 责备标记 | 第50-52页 |
第四节 主观化标记 | 第52-54页 |
第五节 证据来源标记 | 第54-55页 |
第六节 自重述标记 | 第55-57页 |
第四章 互动标记及其功能 | 第57-71页 |
第一节 应答标记 | 第57-59页 |
第二节 提醒标记 | 第59-62页 |
第三节 踌躇标记 | 第62-63页 |
第四节 征询标记 | 第63-67页 |
第五节 分享标记 | 第67-71页 |
第五章 从话语标记的使用看曹禺话剧作品的文体特征 | 第71-87页 |
第一节 曹禺话剧作品中话语标记的使用特点 | 第71-78页 |
第二节 曹禺话剧与当代话剧话语标记比较 | 第78-80页 |
第三节 影响曹禺话剧话语标记使用的因素 | 第80-84页 |
第四节 从话语标记的使用看曹禺话剧作品的语言特点 | 第84-87页 |
结语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