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导论 | 第9-17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一) 关于国外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的研究 | 第10页 |
(二) 关于国内历史教科书中史料运用的研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一) 为历史教学备课提供参考 | 第12-13页 |
(二) 讲授社会生活史的需要 | 第13页 |
(三) 补充正史史料的需要 | 第13-14页 |
(四) 史料教学的需要 | 第14页 |
四、本文研究概况 | 第14-17页 |
(一) 研究范围及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集部史料在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应用中的现状分析 | 第17-23页 |
一、集部简介、分类 | 第17-19页 |
(一) 集部的渊源与发展 | 第17-18页 |
(二) 集部史料的分类 | 第18-19页 |
二、集部史料在现行高中历史教材中的应用现状分析 | 第19-23页 |
(一) 从集部门类分析 | 第20-21页 |
(二) 从呈现方式分析 | 第21页 |
(三) 从利用场合分析 | 第21-23页 |
第二章 集部史料在现行高中历史教材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51页 |
一、引文不全 | 第23-27页 |
(一) 遗漏史料原文中的介词、连词、结构助词 | 第23-24页 |
(二) 忽略史料原文中的主语 | 第24-25页 |
(三) 忽略史料原文中的部分句子 | 第25-27页 |
二、引文内容有误 | 第27-33页 |
(一) 引用名词有误 | 第27-29页 |
(二) 引用动词有误 | 第29-30页 |
(三) 引用形容词有误 | 第30-31页 |
(四) 引用副词有误 | 第31-32页 |
(五) 引用代词有误 | 第32-33页 |
三、引文出处有误 | 第33-35页 |
(一) 引文篇名全部有误 | 第33-34页 |
(二) 引文篇名部分有误 | 第34-35页 |
四、引文出处不完整 | 第35-44页 |
(一) 有作者书名没有篇名 | 第35-36页 |
(二) 有作者没有书名、篇名 | 第36-42页 |
(三) 有书名没有作者、篇名 | 第42-43页 |
(四) 无作者亦无书名篇名 | 第43-44页 |
五、引文范围过小 | 第44-46页 |
(一) 教材中引用集部史料的类别有限 | 第44-45页 |
(二) 教材中运用集部史料的范围有限 | 第45-46页 |
六、引文中的“同字”问题 | 第46-49页 |
七、小结 | 第49-51页 |
第三章 针对教材引用史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 | 第51-57页 |
一、加强对集部史料的运用 | 第51-53页 |
二、教材引用史料要正确、合理、规范 | 第53-54页 |
(一) 选用史料要正确 | 第53页 |
(二) 史料选用要典型 | 第53页 |
(三) 史料选用要规范 | 第53-54页 |
三、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 第54-57页 |
(一) 教师应能辨别史料真伪 | 第54-55页 |
(二) 教师应根据学情选择史料 | 第55页 |
(三) 教师运用史料要合理科学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附录 | 第63-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