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论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绪论第11-17页
    一、 提出问题第11-12页
    二、 研究意义第12页
        (一) 理论意义第12页
        (二) 实践意义第12页
    三、 研究基础及资料说明第12-13页
    四、 研究内容第13-14页
    五、 研究重点、难点第14页
    六、 研究方法第14-15页
    七、 研究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一章 初中历史两种课堂概述第17-29页
    一、 初中历史第一课堂概述第17-19页
        (一) 初中历史第一课堂定义第17页
        (二) 初中历史第一课堂现状第17-19页
    二、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概述第19-25页
        (一)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定义第19页
        (二)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开设原因第19-21页
        (三)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作用第21-22页
        (四)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特点第22-24页
        (五)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形式第24-25页
    三、 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第25-29页
        (一) 两种课堂的统一性第25-26页
        (二) 两种课堂的互补性第26-27页
        (三) 两种课堂的矛盾性第27-29页
第二章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及问题剖析第29-35页
    一、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现状问卷调查情况第29-30页
        (一) 问卷的制作第29页
        (二) 问卷的内容第29页
        (三) 问卷的回收第29页
        (四) 问卷的检测第29-30页
        (五) 问卷的分析第30页
    二、 初中历史第二课堂存在问题剖析第30-35页
        (一) 新课改要求落实不到位第30页
        (二) 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第30-31页
        (三) 教师教学方法简单粗暴第31页
        (四) 缺少必要教学资源第31-35页
第三章 实现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的策略方法第35-41页
    一、 方法 1:以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为铺垫实现与第二课堂的有效衔接第35页
    二、 方法 2:在初中历史第二课堂开展中实现与第一课堂的有效衔接第35-41页
第四章 实现初中历史两种课堂有效衔接的保障及注意的问题第41-45页
    一、 实现初中历史第一堂与第二课堂有效衔接的保障第41-43页
        (一) 根本保障:实现教育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第41页
        (二) 基本保障: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有效衔接第41-42页
        (三) 动力保障:实现教师与学生师生关系的有效衔接第42-43页
    二、 初中历史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衔接过程中注意的问题第43-45页
        (一) 问题 1: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要依托第一课堂第43页
        (二) 问题 2: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要尊重实际学情第43-44页
        (三) 问题 3:初中历史第二课堂的开展要求教师做好相关工作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49页
附录第49-52页
致谢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延安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课堂创新--以本人实习地“吴起县第一中学”为例
下一篇:“五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