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写词 | 第6-12页 |
1 绪论 | 第12-26页 |
1.1 大蒜 | 第12页 |
1.2 黑蒜 | 第12页 |
1.3 果聚糖 | 第12-13页 |
1.4 低聚果糖 | 第13-14页 |
1.5 5-羟甲基糠醛(5-HMF) | 第14-15页 |
1.6 果聚糖的合成与降解 | 第15-16页 |
1.6.1 果聚糖的合成 | 第15页 |
1.6.2 果聚糖的降解 | 第15-16页 |
1.7 果聚糖代谢酶的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7.1 果聚糖水解酶 | 第16-17页 |
1.7.2 果聚糖合成酶 | 第17-18页 |
1.7.3 果聚糖代谢酶的基因克隆 | 第18-19页 |
1.7.4 果聚糖代谢酶在高等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1.8 果聚糖代谢酶的纯化手段 | 第20-24页 |
1.8.1 蛋白分离纯化的一般手段 | 第20-22页 |
1.8.2 高等植物中果聚糖代谢酶的纯化手段 | 第22-24页 |
1.9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1.9.1 研究大蒜果聚糖代谢酶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1.9.2 黑蒜中糖和 5-HMF 的研究对黑蒜生产的指导意义 | 第25-2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6-36页 |
2.1 技术路线 | 第26页 |
2.2 试剂、材料和仪器 | 第26-28页 |
2.2.1 材料 | 第26-27页 |
2.2.2 主要试剂 | 第27页 |
2.2.3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2.2.4 主要试剂的配制及标准曲线 | 第27-28页 |
2.3 主要缓冲液的配制 | 第28-29页 |
2.4 蛋白质聚丙烯酰胺电泳(SDS-PAGE)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29页 |
2.5 银染所用溶液的配制 | 第29-30页 |
2.6 处理方法 | 第30-36页 |
2.6.1 酶活性的测定 | 第30页 |
2.6.2 大蒜中果聚糖代谢酶类的粗分 | 第30-31页 |
2.6.3 大蒜 1-FEH 分离纯化 | 第31-33页 |
2.6.4 大蒜果聚糖合成酶的粗分离纯化 | 第33页 |
2.6.5 黑蒜中 5-HMF 的分离鉴定及生成动力学 | 第33-35页 |
2.6.6 黑蒜中单双糖和果聚糖的变化规律 | 第35-36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6-74页 |
3.1 TLC 检测六种糖 | 第36页 |
3.2 HPLC-ELSD 测定六种糖 | 第36-42页 |
3.2.1 检测器的选择 | 第36-37页 |
3.2.2 色谱柱的选择 | 第37-39页 |
3.2.3 ELSD 参数选择 | 第39页 |
3.2.4 梯度条件的优化 | 第39-40页 |
3.2.5 线性关系考察 | 第40-41页 |
3.2.6 加样回收实验 | 第41页 |
3.2.7 精密度实验 | 第41-42页 |
3.2.8 精确度实验 | 第42页 |
3.3 大蒜中果聚糖代谢酶类 | 第42-46页 |
3.3.1 硫酸铵沉淀粗酶液中所含果聚糖代谢酶种类 | 第42-43页 |
3.3.2 HPLC-ELSD测定粗酶液和FOS反应后的糖变化 | 第43-44页 |
3.3.3 1-SST所在硫酸铵沉淀部分的确定 | 第44-46页 |
3.4 大蒜1-FEH的分离纯化 | 第46-56页 |
3.4.1 ConA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 第46页 |
3.4.2 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46-49页 |
3.4.3 Superdex 200凝胶色谱层析 | 第49-51页 |
3.4.4 1-FEH部分肽段的氨基酸测序与鉴定 | 第51-56页 |
3.5 大蒜果聚糖合成酶的粗分离纯化 | 第56-60页 |
3.5.1 DNS测定不同pH下三种硫酸铵部分粗酶液与底物反应后的OD值 | 第56-57页 |
3.5.2 ConA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 | 第57页 |
3.5.3 DEAE Sepharose FF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57-59页 |
3.5.4 SDS-PAGE | 第59-60页 |
3.6 黑蒜加工过程中5-HMF的分离鉴定及其生成动力学 | 第60-65页 |
3.6.1 黑蒜呈色相关相关物质的萃取 | 第60-61页 |
3.6.2 黑蒜呈色相关相关物质的分离 | 第61-62页 |
3.6.3 黑蒜呈色相关相关物质的ESI-MS质谱鉴定 | 第62-63页 |
3.6.4 加5-HMF内标鉴定黑蒜中的呈色相关相关物质 | 第63页 |
3.6.5 黑蒜加工过程中5-HMF的生成规律 | 第63-65页 |
3.7 黑蒜加工过程中果聚糖的变化规律 | 第65-67页 |
3.8 黑蒜加工过程中单双糖的变化规律 | 第67-74页 |
4 讨论 | 第74-78页 |
4.1 选择评价酶活性的适宜方法 | 第74页 |
4.2 1-SST 的鉴定 | 第74-75页 |
4.3 多种果聚糖代谢酶可能共同存在于硫酸铵沉淀粗酶液中 | 第75页 |
4.4 1-FEH 的鉴定方法 | 第75-76页 |
4.5 不同黑蒜加工方式的不同对其品质的影响 | 第76-78页 |
5 结论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6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