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8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四、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一) 情境学习理论 | 第14页 |
(二) 多元智能理论 | 第14-15页 |
(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15页 |
五、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六、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二)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七、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一) 创新之处 | 第17页 |
(二) 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第二章 PISA科学素养与地理核心素养的相关性 | 第18-29页 |
一、PISA及PISA科学素养 | 第18-24页 |
(一) PISA简介 | 第18-19页 |
(二) PISA发展历程 | 第19-22页 |
(三) PISA科学素养 | 第22-24页 |
二、地理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 第24-26页 |
(一) 人地协调观 | 第25页 |
(二) 综合思维 | 第25-26页 |
(三) 区域认知 | 第26页 |
(四) 地理实践力 | 第26页 |
三、地理核心素养与PISA科学素养间的内在联系 | 第26-29页 |
(一) 地理核心素养与PISA科学素养中的情境 | 第27页 |
(二) 地理核心素养与PISA科学素养中的能力 | 第27-28页 |
(三) 地理核心素养与PISA科学素养中的知识 | 第28页 |
(四) 地理核心素养与PISA科学素养中的态度 | 第28-29页 |
第三章 2015年PISA试题中的地理核心素养分析 | 第29-41页 |
一、坡面研究 | 第29-32页 |
(一) 试题剖析 | 第30页 |
(二) 蕴含的地理核心素养 | 第30-32页 |
二、可持续性的渔业 | 第32-35页 |
(一) 试题剖析 | 第32-33页 |
(二) 蕴含的地理核心素养 | 第33-35页 |
三、地下水开采和地震 | 第35-38页 |
(一) 试题分析 | 第35-36页 |
(二) 蕴含的地理核心素养 | 第36-38页 |
四、火山喷发 | 第38-41页 |
(一) 试题分析 | 第38-39页 |
(二) 蕴含的地理核心素养 | 第39-41页 |
第四章 PISA测试中我国学生成绩评析 | 第41-44页 |
一、我国学生历年成绩变化 | 第41-42页 |
二、2015 年我国学生科学成绩变化分析 | 第42-44页 |
(一) 我国学生认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有待提高 | 第42-43页 |
(二) 我国学生高层次认知领域的知识有待提高 | 第43页 |
(三) 中国学生在环境意识领域和全球视角上有待提高 | 第43-44页 |
第五章 PISA测试对中学生地理核心素养培育的启示 | 第44-51页 |
一、PISA测试对地理教学的启示 | 第44-49页 |
(一) 重树教学目标,靶向培育核心素养 | 第44-45页 |
(二) 教学内容情景化、生活化 | 第45页 |
(三) 教学过程体现探究性,提升学生实践能力 | 第45-46页 |
(四)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实效 | 第46-47页 |
(五) 教师自我提高终身化,应对新时代教学改革 | 第47-48页 |
(六) 教研活动突出多样性,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 第48-49页 |
二、PISA测试对我国地理教学评价的启示 | 第49-51页 |
(一) 注重能力和素养的考查,而非侧重知识的考查 | 第49页 |
(二) 注重真实的问题情境,测试趋于生活化、情境化 | 第49页 |
(三) 试题形式灵活多样,更加注重青少年的趣味性和可接受性 | 第49-50页 |
(四) 答案设置关注过程性、拓展性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