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历史、地理论文--历史论文

基于问题驱动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研究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9页
绪论第9-15页
第一章 问题驱动教学历史渊源及其相关理论第15-23页
    第一节 问题驱动教学的渊源第15-16页
        (一) 问题教学第15页
        (二) 问题驱动教学第15-16页
        (三) 两者的联系与区别第16页
    第二节 理论基础第16-17页
        (一) 建构主义理论第16页
        (二)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第16-17页
        (三) 动机理论第17页
        (四) 问题教学理论第17页
    第三节 遵循原则第17-23页
        (一) 目的性第18页
        (二) 双向性第18-19页
        (三) 差异性第19-21页
        (四) 发展性第21-23页
第二章 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以福州市晋安区二级达标高中为例第23-31页
    第一节 问卷调查第23-25页
    第二节 实践研究第25-29页
        (一) 样本选取第25页
        (二) 实验过程第25-26页
        (三) 检验结果第26-29页
    第三节 存在问题第29-31页
        (一) 学生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习惯被动接受学习第29页
        (二) 采取问题驱动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对学生教学成绩是起到促进作用还是反作用第29-30页
        (三) 问题驱动课堂教学对学生的主体要求是否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好学生”第30页
        (四) 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来引领课堂教学第30-31页
第三章 问题驱动课堂的教学策略和反思建议第31-43页
    第一节 教学策略第31-39页
        (一) 教师设计系列问题,形成问题链,驱动历史课堂第31-33页
        (二) 层层深入,抽丝剥茧,驱动历史课堂第33-36页
        (三) 典型案例,问题辨析,驱动历史课堂第36-37页
        (四) 问题设计注重思辨性,启发学生思维,驱动课堂教学第37-38页
        (五) 设计问题表格,培养学生历史比较能力,驱动课堂教学第38-39页
    第二节 反思和建议第39-43页
        (一) 实践反思第39-40页
        (二) 教学建议第40-43页
结论第43-45页
附录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致谢第51-53页
个人简历第53-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输入顺序对高中生词汇学习效果的影响
下一篇:高中生英语阅读自我效能感,阅读策略和成绩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