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学生心理学论文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的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3页
    (一) 问题的提出第9-12页
        1. 研究背景第9-10页
        2.选题依据第10-11页
        3.研究意义第11-12页
    (二) 研究综述第12-21页
        1.国内外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第12-15页
        2.国内外关于心理复原力的研究第15-21页
    (三) 论文结构与创新点第21页
    (四) 研究对象、方法及工具第21-23页
        1. 研究对象第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页
        3. 研究工具第21-23页
一、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及分析第23-32页
    (一) 基本情况的描述分析第23-24页
    (二) 不同经济状况大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整体差异分析第24页
    (三) 不同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分析第24-30页
        1. 各学科类型差异比较第24-25页
        2. 性别类型差异比较第25-26页
        3. 地区差异比较第26页
        4. 年级差异比较第26-27页
        5. 不同年级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差异的多重检验比较第27-30页
    (四) 小结第30-32页
二、 关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理性探讨第32-37页
    (一) 对不同群体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分析第32-34页
        1. 不同学科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整体分析第32页
        2. 不同性别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整体分析第32-33页
        3. 不同地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整体分析第33页
        4. 不同年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状况的整体分析第33-34页
    (二) 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第34-37页
        1. 个人因素第34-35页
        2. 家庭因素第35页
        3. 学校因素第35-36页
        4. 社会因素第36-37页
三、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复原力的提升策略第37-48页
    (一) 强化内在保护因素第37-41页
        1. 培养稳定积极的情绪第37-38页
        2. 形成正确的归因风格第38-40页
        3. 重塑对逆境的信念系统第40页
        4. 增强自信和自我效能感第40-41页
    (二) 完善外在保护因素第41-48页
        1. 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环境第41-42页
        2. 发展合理的学校支持体系第42-46页
        3. 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第46-48页
结论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附录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回归分析的VoIP语音质量客观评估模型
下一篇:数字教育资源适配推送技术的研究与平台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