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8-10页 |
1. 从Aesthetics说起 | 第8-9页 |
2. 丑是否该被提及 | 第9-10页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1. 美育 | 第10-12页 |
2. 美术教育 | 第12-13页 |
3. 高中美术鉴赏 | 第13-15页 |
4. 审丑教育 | 第15-16页 |
(三) 研究的目的 | 第16-17页 |
(四) 研究的方法 | 第17页 |
(五) 研究的讨论与结果 | 第17-18页 |
(六) 选题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 第18-20页 |
一、审丑现象与功能 | 第20-41页 |
(一) 中西方审丑现象概述 | 第20-35页 |
1. 中国传统美学与艺术中的丑 | 第20-25页 |
2. 西方美学与艺术中的丑 | 第25-33页 |
3. “审丑功能”释义 | 第33-35页 |
(二) 审丑在当代中国 | 第35-41页 |
1. 感性学的正名与审丑的提出 | 第36-37页 |
2. 中国当代艺术中的丑 | 第37-41页 |
二、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现状分析 | 第41-53页 |
(一)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外部环境 | 第41-45页 |
1. 社会转型与审丑 | 第41页 |
2. 现代传媒与审丑 | 第41-43页 |
3. 大众艺术与审丑 | 第43-45页 |
(二) 高中审丑教育教学现状 | 第45-53页 |
1. 高中生审丑需要的分析 | 第46-48页 |
2.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审丑教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 第48-53页 |
三、审丑走入感性学语境下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 | 第53-72页 |
(一)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审丑教学的目标设定与内容组织 | 第53-62页 |
1. 审丑教学目标的设定 | 第53-54页 |
2. 审丑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 第54-62页 |
(二)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审丑教学的实施 | 第62-72页 |
1. 审丑教学实录与分析 | 第62-66页 |
2. 审丑方法的建议 | 第66-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附录 | 第77-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