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的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6-8页 |
一、绪论 | 第8-15页 |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二) 国内外生命教育研究的历史及实施现状 | 第10-14页 |
1. 国外的生命教育研究历史及实施现状 | 第10-11页 |
2. 国内的生命教育研究历史及时实施现状 | 第11-14页 |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生命及生命教育的内涵 | 第15-22页 |
(一) “生命”的解读 | 第15-18页 |
1. 生命的含义 | 第15-17页 |
2. 生命的特征 | 第17-18页 |
(二) “生命教育”的解读 | 第18-22页 |
1. “生命教育”的含义 | 第18-20页 |
2. 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涵界定 | 第20-22页 |
三、中西方生命教育思想的历史追溯 | 第22-28页 |
(一) 中国古今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简述 | 第22-24页 |
(二) 西方文化中的生命教育思想简述 | 第24-26页 |
(三)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价值观 | 第26-28页 |
四、德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28-33页 |
(一) 学校教育因素 | 第28-29页 |
(二) 家庭环境因素 | 第29-30页 |
(三) 社会环境因素 | 第30-31页 |
(四) 大学生主体的内在因素 | 第31-33页 |
五、德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构建 | 第33-43页 |
(一) 德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念 | 第33-34页 |
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 第33-34页 |
2. 全人教育的教育理念 | 第34页 |
3. 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理念 | 第34页 |
(二) 德育视角下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34-36页 |
1. 生命认知的教育 | 第34-35页 |
2. 生命情感的教育 | 第35页 |
3. 生命责任的教育 | 第35页 |
4. 生命意义的教育 | 第35-36页 |
5. 生命弹性的培养 | 第36页 |
(三) 德育视角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实践探索 | 第36-43页 |
1. 学校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德育实践 | 第36-39页 |
2. 家庭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德育熏陶 | 第39-40页 |
3. 社会为大学生生命教育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 第40-41页 |
4. 大学生自我生命教育的德育自觉 | 第41-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