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7-40页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选题意义 | 第17-20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7-19页 |
(一) 高校汉语教学在越南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 第17页 |
(二)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第17-1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9-20页 |
(一)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二) 理论意义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相关述评 | 第20-35页 |
一、越南高校汉语教学相关问题研究 | 第21-28页 |
(一) 重内在研究,轻外围研究 | 第21-24页 |
(二) 重教学法研究,轻教师和教材研究 | 第24-28页 |
(三) 经验总结多,理论升华少 | 第28页 |
二、越南学生汉语学习研究 | 第28-35页 |
(一) 越南学生汉语习得情况研究 | 第28-34页 |
(二) 越南学生学习汉语情况及汉越语言对比研究 | 第34-35页 |
第三节 基本观点、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 | 第35-39页 |
一、基本观点 | 第35-36页 |
二、基本思路 | 第36页 |
三、主要内容 | 第36-39页 |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3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第二章 越南汉语教学概况 | 第40-56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40-44页 |
一、关于“汉语”与“华语” | 第40-41页 |
二、关于“第二语言”与“外语” | 第41-43页 |
三、关于汉语作为外语教学 | 第43-44页 |
(一) 在越南,没有学习和使用汉语的语言环境 | 第43-44页 |
(二) 对越南人而言,汉语明显是国土边界之外的国外语言 | 第44页 |
(三) 越南语言政策中汉语就是一门外语 | 第44页 |
第二节 越南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 第44-50页 |
一、汉文化与汉语教学在越南的漫长历史 | 第44-49页 |
(一) 从秦汉时期至20年纪50年代中叶 | 第45-48页 |
(二) 1945年至今 | 第48-49页 |
二、汉语在越南通用语历史分期中的地位 | 第49-50页 |
第三节 汉语教学在越南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 第50-51页 |
第四节 越南汉语教学在世界汉语教学中的定位 | 第51-52页 |
第五节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概况 | 第52-54页 |
一、教学机构 | 第52-53页 |
二、教学规模 | 第53页 |
三、培养模式及教学内容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三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现状分析 | 第56-81页 |
第一节 五所高校汉语教学设立背景 | 第56-60页 |
一、河内国家大学附属外国语大学 | 第56-57页 |
二、河内大学 | 第57-58页 |
三、顺化大学附属外语大学 | 第58页 |
四、胡志明市国家大学附属社会科学与人文大学 | 第58-59页 |
五、胡志明市师范大学 | 第59-60页 |
第二节 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60-77页 |
一、培养目标 | 第60-63页 |
(一) 着重培养语言技能 | 第63页 |
(二) 着重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 第63页 |
(三) 着重培养社会文化能力 | 第63页 |
二、课程设置 | 第63-68页 |
(一) 课型安排 | 第66-67页 |
(二) 修读学分与学时分配 | 第67页 |
(三)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第67-68页 |
三、师资队伍 | 第68-70页 |
四、教材使用 | 第70-72页 |
(一) 五所大学教材分类 | 第70-71页 |
(二) 教材使用特点 | 第71-72页 |
五、教学法使用 | 第72-77页 |
(一) 对“教学法”的认识 | 第72-74页 |
(二) 教学法使用特点 | 第74-77页 |
第三节 学生情况 | 第77-78页 |
一、学生专业方向选择新动态 | 第77-78页 |
二、毕业生就业方向新趋势 | 第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第四章 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影响教学发展因素探究 | 第81-105页 |
第一节 存在的问题 | 第81-88页 |
一、汉语教学层次严重失衡,存在“断层强化”现象 | 第81-83页 |
二、处于“无顶层设计缺基础支撑”的“四无三缺”状态 | 第83-87页 |
三、学生择业新动态对汉语教学体系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 第87-88页 |
第二节 影响教学发展因素探究 | 第88-103页 |
一、国际视角考察 | 第88-91页 |
(一) 汉语需求对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影响 | 第88-90页 |
(二) 国际汉语教学发展趋势对越南汉语教学的影响 | 第90-91页 |
二、国内视角考察 | 第91-103页 |
(一) 宏观层面研究 | 第91-97页 |
(二) 微观层面研究 | 第97-103页 |
本章小结 | 第103-105页 |
第五章 解决方案 | 第105-113页 |
第一节 宏观层面上的解决办法 | 第105-108页 |
一、加强越南政府在推动全国汉语教学中的顶层设计作用 | 第105-106页 |
(一) 以构建越南汉语教学的理想模型为目标 | 第105页 |
(二) 制定有针对性的汉语人才培养规划 | 第105-106页 |
(三) 加大政府部门对汉语教学的管理力度 | 第106页 |
(四) 提高教师的待遇 | 第106页 |
二、加强中越教育交流合作 | 第106-108页 |
(一) 在越南建立孔子学院 | 第107页 |
(二) 加强中越高校交流 | 第107-108页 |
第二节 微观层面上的解决办法 | 第108-112页 |
一、充实并提高越南汉语教学的“本土”程度 | 第108-109页 |
(一) 壮大越南本土汉语师资队伍,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意识 | 第108页 |
(二) 着力研发越南本土化汉语教材 | 第108-109页 |
二、缩短越南汉语教学法与国际先进教学法之间的距离 | 第109-112页 |
(一) 改变教学理念:从“学以致试”至“学以致用”、实现以“技能训练”为主,“知识传授”为辅 | 第109-110页 |
(二) 在后方法理论的指导下,对教学法进行反思与创新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结 | 第112-113页 |
第六章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的理论探讨 | 第113-134页 |
第一节 越南汉语教学发展模式探讨:从“纵向菱形”到“金字塔”模型 | 第113-123页 |
一、断层强化的纵向菱形现象 | 第113-119页 |
(一) “断层强化”产生的的缘由 | 第114-116页 |
(二) “断层强化”的优点和缺点 | 第116-118页 |
(三) “断层强化”对越南汉语教学总体设计的启示 | 第118-119页 |
二、越南汉语教学层次“金字塔”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119-121页 |
(一) 契合汉语国际传播层级论,符合汉语传播走向世界的趋势 | 第119-120页 |
(二) “金字塔模型”既是解决越南汉语教学层次失衡的决定性因素,又是越南汉语教学的理想发展目标 | 第120-121页 |
三、越南汉语教学层次“金字塔”模型构建的实践基础 | 第121-123页 |
(一) 泰国和韩国汉语传播的成功实践值得越南借鉴 | 第121-123页 |
(二) 汉语教学层次“金字塔”模型构建进程中,越南的“已有”与“未有” | 第123页 |
第二节 越南汉语教学与“外围圈”国家汉语教学的理论探讨:“断层强化与长期培养的冲突与整合"和"断层强化优先论"的提出 | 第123-133页 |
一、理论构建的思考 | 第123-124页 |
二、理论构建的方法论 | 第124-125页 |
(一) 质的研究 | 第124页 |
(二) 系统论 | 第124-125页 |
(三) 动态发展观 | 第125页 |
三、理论构建的基本程序 | 第125-126页 |
四、理论构建的各层次解析 | 第126-127页 |
五、“断层强化与长期培养的冲突与整合”理论 | 第127-129页 |
(一) “断层强化与长期培养的冲突与整合”理论的定义 | 第127-128页 |
(二) “断层强化与长期培养的冲突与整合”的构成元素 | 第128-129页 |
六、“断层强化优先论” | 第129-133页 |
(一) 断层强化优先论的定义 | 第129-130页 |
(二) 断层强化优先论的构成元素 | 第130-131页 |
(三) 断层强化优先论的属性及其跟输入性汉语传播的关系 | 第131-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4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134-143页 |
第一节:全文总结 | 第134-140页 |
一、对越南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界定和定位 | 第134-135页 |
二、梳理五所高校汉语教学的部分资料 | 第135-137页 |
三、归纳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影响教学发展的因素 | 第137-138页 |
四、提炼出越南汉语教学的“断层强化”现象及其对汉语教学在越南发展方向的启示:金字塔模型的目标 | 第138页 |
五、优化越南汉语教学的若干建议 | 第138-139页 |
六、构建外围圈汉语传播的“断层强化优先论” | 第139-140页 |
第二节 本文创新点与研究局限 | 第140-141页 |
一、本文创新点 | 第140页 |
(一) 选题新颖 | 第140页 |
(二) 观点创新 | 第140页 |
(三) 研究方法新颖 | 第140页 |
二、研究局限 | 第140-141页 |
第三节 后续研究 | 第141-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143-153页 |
附录 | 第153-196页 |
附录1 五所大学的课程设置 | 第153-165页 |
附录2 五所大学使用教材名目表 | 第165-170页 |
附录3 越南汉语教材名目表 | 第170-19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96-197页 |
后记 | 第1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