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文物考古论文--遗址论文

高句丽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绪论第15-19页
    一、选题原因第15-17页
    二、研究的内容、方法和目的第17页
    三、本文分期的说明第17-19页
第一章 早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第19-81页
    第一节 五女山城的年代和性质第20-47页
        一、以往观点第20-22页
        二、城址概况第22页
        三、城垣年代第22-29页
        四、三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第29-43页
        五、四期文化遗存的年代和性质第43-45页
        六、高句丽考古学文化的分期第45-47页
    第二节 桓仁地区高句丽遗存研究第47-75页
        一、遗址的年代和分期第47-74页
        二、遗址的分布规律第74-75页
    第三节 早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75-81页
        一、“卒本”范围的界定第75-77页
        二、早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77-81页
第二章 中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第81-177页
    第一节 国内城的年代探讨第82-114页
        一、以往观点第82-85页
        二、国内城始建年代的考古学探讨第85-103页
        三、国内城始建年代的文献考察第103-105页
        四、国内城年代沿革的相关探讨第105-113页
        五、国内城的年代和分期第113-114页
    第二节 丸都山城的年代探讨第114-144页
        一、城垣年代第115-127页
        二、城内遗存的年代第127-143页
        三、丸都山城的年代和分期第143-144页
    第三节 王陵的相关探讨第144-150页
        一、王陵的分布第145-146页
        二、王陵的年代和分期第146页
        三、墓葬阶坛石加工工艺的演变第146-150页
    第四节 王城的模式和考古学特征第150-177页
        一、国内城、丸都山城性质的再探讨第150-161页
        二、集安地区高句丽的王城模式第161-171页
        三、高句丽中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171-177页
第三章 晚期王城及相关遗存研究第177-271页
    第一节 以往研究的述评第178-181页
    第二节 四座城址的年代探讨第181-249页
        一、大城山城的年代第181-201页
        二、清岩里土城的年代第201-207页
        三、安鹤宫的年代第207-242页
        四、平壤市区内古城的年代第242-249页
    第三节 晚期王城的分期与沿革第249-264页
        一、四座城址的性质探讨第249-253页
        二、相关文献的探讨第253-263页
        三、晚期王城的分期与沿革第263-264页
    第四节 晚期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264-271页
        一、王城的考古学特征第264-268页
        二、王城的演变关系第268-271页
结语第271-283页
参考文献第283-305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305-307页
后记第307-308页

论文共3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民族的起源与形成—体质人类学的新视角
下一篇:汉语国际传播视角下的越南高校汉语教学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