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引言 | 第7-13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7-8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8-11页 |
三、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小学历史教育改造的缘由与历程 | 第13-25页 |
第一节 中小学历史教育改造的缘由 | 第13-16页 |
一、新中国政治建设的需要 | 第13-14页 |
二、普及唯物史观的迫切要求 | 第14-15页 |
三、中小学历史教育发展的需求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中小学历史教育改造的历程 | 第16-25页 |
一、改造旧教育的开端: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中等、初等教育会议的动员 | 第16-18页 |
二、成立领导改造历史教育的专门机构——中国历史问题研究委员会 | 第18-20页 |
三、选用、改编历史教材 | 第20-22页 |
四、新编历史教学大纲和历史教材 | 第22-25页 |
第二章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改造 | 第25-34页 |
第一节 成立教科书编辑出版专门机构 | 第25-29页 |
一、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 | 第25-26页 |
二、编辑发行历史教科书的历程 | 第26-29页 |
第二节 历史教科书内容的新特点 | 第29-34页 |
一、教科书内容凸显政治性 | 第29-32页 |
二、教科书内容体现群众性 | 第32-34页 |
第三章 第一套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制 | 第34-42页 |
第一节 第一套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制背景及经过 | 第34-37页 |
一、第一套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编制背景 | 第34-36页 |
二、第一套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的研制经过 | 第36-37页 |
第二节 第一套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分析 | 第37-42页 |
一、影响历史教学大纲制定的因素 | 第37-39页 |
二、历史教学大纲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 | 第39-42页 |
第四章 中小学历史教师队伍的改造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开展教师思想改造运动 | 第42-46页 |
一、开展教师思想改造运动的背景及经过 | 第42-45页 |
二、教师思想改造运动的主要内容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提高历史教学水平的探索 | 第46-52页 |
一、教学理念的革新 | 第46-47页 |
二、教学研究制度的创设 | 第47-48页 |
三、观摩教学的常态化 | 第48-49页 |
四、教学方法的改进 | 第49-52页 |
第五章 中小学历史教育改造的影响 | 第52-61页 |
第一节 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学大纲的影响 | 第52-57页 |
一、文化上的传承作用 | 第52-55页 |
二、观念上的塑造作用 | 第55-57页 |
第二节 中小学历史教师队伍改造的影响 | 第57-61页 |
一、唯物史观的确立 | 第57-58页 |
二、历史课堂教学水平的提升 | 第58-61页 |
结语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