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翻译观下的科技文本翻译研究
摘要 | 第4页 |
Афтореферат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1页 |
第1章 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 | 第11-15页 |
1.1 翻译的认知基础——体验观 | 第11-12页 |
1.2 翻译的认知方式——互动观 | 第12-13页 |
1.3 对科技文本翻译的解释力 | 第13-15页 |
第2章 科技文本的认知理解 | 第15-32页 |
2.1 对俄语科技论文的理解 | 第15-22页 |
2.1.1 译者与现实世界 | 第15-20页 |
2.1.2 译者与原语言 | 第20-22页 |
2.2 对俄语论文摘要的理解 | 第22-24页 |
2.2.1 译者与摘要结构 | 第22-23页 |
2.2.2 译者与现实世界 | 第23页 |
2.2.3 译者与摘要语法 | 第23-24页 |
2.3 对俄语专利及产品说明书的理解 | 第24-32页 |
2.3.1 译者与现实世界 | 第25-27页 |
2.3.2 译者与文本编辑形式 | 第27-28页 |
2.3.3 译者与文本词法层面 | 第28-29页 |
2.3.4 译者与文本句法层面 | 第29-32页 |
第3章 科技文本的认知表达 | 第32-40页 |
3.1 对俄语科技论文的表达 | 第32-35页 |
3.1.1 译者与心理世界 | 第32-33页 |
3.1.2 译者与汉语言 | 第33-34页 |
3.1.3 译者与读者 | 第34-35页 |
3.2 译者对俄语论文摘要的表达 | 第35-37页 |
3.2.1 译者与心理世界 | 第35页 |
3.2.2 译者与汉语言 | 第35-37页 |
3.2.3 译者与摘要读者 | 第37页 |
3.3 对俄语专利及产品说明书的表达 | 第37-40页 |
3.3.1 译者与心理世界 | 第37-38页 |
3.3.2 译者与汉语言 | 第38-39页 |
3.3.3 译者与译文读者 | 第39-40页 |
总结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