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其他化学工业论文--发酵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发酵工艺论文

槐糖脂发酵工艺的放大及抗菌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表第12-13页
第1章 绪论第13-23页
    1.1 槐糖脂第13-15页
        1.1.1 槐糖脂简介第13-14页
        1.1.2 产生菌第14-15页
    1.2 槐糖脂生物合成途径第15-16页
        1.2.1 微生物发酵合成法第15页
        1.2.2 生物酶催化途径第15-16页
    1.3 槐糖脂生物活性的研究第16-20页
        1.3.1 槐糖脂的抗肿瘤细胞活性第16-17页
        1.3.2 槐糖脂的抗细菌活性第17-18页
        1.3.3 槐糖脂的抗真菌活性第18页
        1.3.4 槐糖脂的抗病毒活性第18-19页
        1.3.5 槐糖脂的抗炎活性第19页
        1.3.6 槐糖脂在制备纳米颗粒中的应用第19-20页
    1.4 槐糖脂的提取第20页
    1.5 影响槐糖脂产量的因素第20-21页
    1.6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意义第21-23页
第2章 槐糖脂发酵工艺的放大第23-33页
    2.1 实验材料第23-25页
        2.1.1 实验所用菌株第23-24页
        2.1.2 实验所用试剂第24页
        2.1.3 实验仪器第24页
        2.1.4 培养基第24-25页
    2.2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2.1 培养方法第25页
        2.2.2 检测方法第25-26页
    2.3 结果第26-31页
        2.3.1 槐糖脂生产(摇瓶)第26-27页
        2.3.2 5L发酵罐发酵生产槐糖脂第27-28页
        2.3.3 50L发酵罐发酵稳定性探究第28-29页
        2.3.4 摇瓶,发酵罐发酵槐糖脂的比较第29-31页
    2.4 本章小结第31-33页
第3章 纳米羟基磷灰石与槐糖脂负载后对宫颈癌细胞的药学活性研究第33-45页
    3.1 实验材料第34-35页
        3.1.1 菌株第34页
        3.1.2 细胞第34页
        3.1.3 药物第34页
        3.1.4 试剂第34页
        3.1.5 溶液的配制第34-35页
        3.1.6 实验仪器第35页
    3.2 实验方法第35-37页
        3.2.1 Hela细胞的培养第35页
        3.2.2 nHA-SLs最适负载率的确定第35-36页
        3.2.3 nHA-SLs药物的配制第36页
        3.2.4 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第36-37页
        3.2.5 细胞调亡形态观察第37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7-43页
        3.3.1 nHA-SLs最适负载量的确定第37-39页
        3.3.2 nHA-SLs药物缓释能力的测试第39-40页
        3.3.3 MTT法分析细胞存活率第40-42页
        3.3.4 肿瘤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变化观察第42-43页
    3.4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4章 槐糖脂对作物致病菌抑制活性的研究第45-55页
    4.1 实验材料第46-47页
        4.1.1 菌株第46页
        4.1.2 试剂第46页
        4.1.3 实验仪器第46-47页
        4.1.4 培养基第47页
    4.2 实验方法第47-48页
        4.2.1 菌株的活化第47页
        4.2.2 制备孢子菌悬液第47页
        4.2.3 制备菌块第47页
        4.2.4 制备药物平板第47页
        4.2.5 井冈霉素PDA平板的制备第47-48页
        4.2.6 测定孢子萌发的抑制率第48页
        4.2.7 菌丝生长速率抑制的测定第48页
        4.2.8 孢子形态微观结构光学显微镜的观察第48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8-53页
        4.3.1 药物添加对马铃薯晚疫菌孢子萌发抑制率的测定第48-50页
        4.3.2 槐糖脂对病原菌菌丝的抑制作用第50-53页
        4.3.3 槐糖脂对孢子形态结构的影响第53页
    4.4 本章小结第53-55页
结论与展望第55-57页
    结论第55-56页
    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3页
致谢第63-65页
研究生期间主要科研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瘤齿喙鲸肠胃可培养放线菌的多样性研究及3株海洋放线菌的多相分类鉴定
下一篇:工艺条件对樱桃发酵酒花色苷类物质和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