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电化教育史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9-20页 |
·研究背景 | 第9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2页 |
·电化教育 | 第9-10页 |
·教育技术 | 第10-11页 |
·教育技术史 | 第11-12页 |
·川渝电化教育史 | 第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7页 |
·有关历史研究的专著 | 第12-13页 |
·有关历史研究的期刊文章 | 第13-16页 |
·有关历史研究的学位论文 | 第16-17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过程 | 第17-20页 |
·研究思路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及过程 | 第18-20页 |
第2章 初创阶段(1936-1949年) | 第20-38页 |
·电影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20-25页 |
·“中制”、“中电”与“中教” | 第20-22页 |
·联合国影闻宣传处 | 第22-23页 |
·中国教育电影协会 | 第23-24页 |
·国际宣传处摄影科 | 第24页 |
·美国新闻处成都分处 | 第24-25页 |
·北碚影音教育所 | 第25页 |
·播音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 第25-26页 |
·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 | 第25页 |
·成都广播电台 | 第25-26页 |
·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第26-31页 |
·金陵大学 | 第26-30页 |
·国立社会教育学院 | 第30-31页 |
·电化教育机构的建立 | 第31-34页 |
·电化教育辅导处 | 第31-33页 |
·川康公路线社会教育工作队 | 第33页 |
·重庆市电化教育巡回工作队 | 第33-34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34-38页 |
·实施的困难及其解决的方法 | 第34-36页 |
·实施的范围及其考核的内容 | 第36-38页 |
第3章 奠基阶段(1949-1978年) | 第38-46页 |
·社会、学校电化教育的开展 | 第38-42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42-46页 |
·发动群众,自力更生 | 第42-44页 |
·领导重视,规划先行 | 第44-46页 |
第4章 发展阶段(1978-1993年) | 第46-66页 |
·电化教育深入课堂教学 | 第46-47页 |
·购置现代化电教设备 | 第47页 |
·培养电化教育专业人才 | 第47-48页 |
·编印电教教材、电教刊物 | 第48-56页 |
·积极开展电化教育研究 | 第56-63页 |
·分析与小结 | 第63-66页 |
·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电教机构和电教队伍的建设 | 第63页 |
·狠抓了电教教材的建设 | 第63-64页 |
·认真搞好电教试验 | 第64页 |
·坚持从实际出发,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电化教育 | 第64-66页 |
第5章 结语 | 第66-68页 |
·本研究的结论 | 第66页 |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81页 |
附录A 四川省第一次电化教育工作会议纪要 | 第71-76页 |
附录B 川渝电化教育大事记 | 第76-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