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留学生习得汉语趋向补语调查与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一、趋向补语综述 | 第10-13页 |
(一) 趋向补语本体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对外汉语教学中趋向补语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趋向补语教学的研究简述 | 第11页 |
2. 趋向补语的偏误分析研究简述 | 第11页 |
3. 趋向补语的习得研究简述 | 第11-13页 |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3-20页 |
(一) 理论基础 | 第13-14页 |
1. 偏误分析理论 | 第13页 |
2. 中介语理论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 调查问卷 | 第14页 |
2. 确定偏误的依据 | 第14页 |
(三) 语料来源及调查结果统计分析 | 第14-20页 |
1. 语料来源 | 第14-15页 |
2. 习得结果统计分析 | 第15-20页 |
三、偏误类型分析 | 第20-26页 |
(一) 相近趋向补语混用 | 第20-22页 |
(二) 位置错误 | 第22-23页 |
(三) 遗漏动词 | 第23-24页 |
(四) 遗漏趋向补语 | 第24-26页 |
四、偏误成因 | 第26-29页 |
(一) 语言迁移 | 第26-27页 |
1.语际负迁移 | 第26页 |
2.语内干扰 | 第26-27页 |
(二) 认知的难易程度 | 第27页 |
(三) 学习者学习策略 | 第27-28页 |
(四) 语言教学 | 第28-29页 |
五、教学建议 | 第29-31页 |
(一) 加强对比研究 | 第29页 |
(二) 加强理论研究 | 第29-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 第33-35页 |
后记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