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 | 第11-19页 |
·竹笋的感官特性 | 第11-12页 |
·竹笋的营养成分 | 第12页 |
·水煮笋制品的变质类型 | 第12-15页 |
·水煮笋制品软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存在不足与发展趋势 | 第17-19页 |
·课题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 | 第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水煮笋制品变质指标与加速试验方法的确定 | 第20-28页 |
·水煮笋制品变质机理的探讨 | 第20-25页 |
·表征水煮笋变质程度的指标 | 第20-21页 |
·水煮笋主要变质反应机理及影响因子 | 第21-25页 |
·水煮笋制品品质变化加速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Arrhenius 理论 | 第25页 |
·食品品质与温度和储藏时间的关系 | 第25-26页 |
·加速试验温度的选择 | 第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软包装水煮笋品质变化规律及保质期预测理论 | 第28-50页 |
·水煮笋制品真空包装工艺过程的设计 | 第28-29页 |
·水煮笋的预处理与罐藏 | 第28页 |
·真空包装过程及工艺参数 | 第28页 |
·水煮笋制品杀菌工艺的选择 | 第28-29页 |
·工艺流程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3页 |
·试验材料 | 第29-30页 |
·试验设计 | 第30页 |
·主要仪器与设备 | 第30页 |
·变质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 第30-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38页 |
·水煮笋感官特性的变化 | 第33-36页 |
·水煮笋关键营养成分的变化 | 第36-38页 |
·软包装水煮笋制品保质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8-48页 |
·基于色泽变化的保质期预测模型 | 第38-42页 |
·基于蛋白质损失的保质期预测模型 | 第42-44页 |
·基于维生素 C 降解的保质期预测模型 | 第44-46页 |
·水煮笋制品综合品质指标保质期预测方法的探索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软塑包装材料阻隔性能对水煮笋制品品质的影响 | 第50-70页 |
·材料氧气阻隔性对水煮笋品质的影响 | 第50-5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0-5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1-56页 |
·光照对水煮笋品质的影响 | 第56-6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3页 |
·包装材料氧气阻隔性与光阻隔性对水煮笋品质的综合影响 | 第63-6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3-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五章 包装方式对水煮笋制品品质的影响 | 第70-96页 |
·带液真空包装水煮笋保鲜液的研制 | 第70-81页 |
·水煮笋保鲜剂的选择 | 第70-71页 |
·保鲜液配方正交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1-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79页 |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及优化配方的确定 | 第79-81页 |
·水煮笋带液真空包装工艺过程的设计 | 第81-82页 |
·水煮笋的预处理 | 第81页 |
·真空包装与杀菌工艺 | 第81页 |
·工艺流程 | 第81-82页 |
·带液真空包装水煮笋品质变化规律的研究 | 第82-8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8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2-87页 |
·包装方式对水煮笋品质变化速率及保质期的影响 | 第87-94页 |
·基于水煮笋色差值ΔE 的品质变化速率及保质期比较 | 第87-90页 |
·基于水煮笋蛋白质的品质变化速率及保质期比较 | 第90-92页 |
·基于水煮笋维生素 C 的品质变化速率及保质期比较 | 第92-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6页 |
第六章 软包装水煮笋制品杀菌技术的研究 | 第96-136页 |
·新型杀菌技术的选择—微波杀菌 | 第96-97页 |
·微波杀菌机理与特点 | 第97页 |
·水煮笋特性与微波杀菌 | 第97页 |
·软包装水煮笋微波杀菌动力学的研究 | 第97-112页 |
·微生物致死曲线与动力学预测模型 | 第97-100页 |
·无液真空包装水煮笋微波杀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00-104页 |
·带液真空包装水煮笋微波杀菌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104-108页 |
·不同包装方式下水煮笋微波杀菌工艺参数的确定及模型验证 | 第108-112页 |
·杀菌方式对软包装水煮笋品质的影响 | 第112-12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13-11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15-126页 |
·软包装水煮笋微波杀菌的优化工艺参数 | 第126页 |
·软包装水煮笋制品微生物生长动力学的研究 | 第126-133页 |
·食品微生物生长预测模型 | 第127页 |
·无液真空包装水煮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 第127-130页 |
·带液真空包装水煮笋微生物生长动力学 | 第130-133页 |
·本章小结 | 第133-13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6-140页 |
·课题总结 | 第136-139页 |
·课题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1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1-152页 |
附录 A:第三章相关试验数据 | 第152-157页 |
附录 B:第四章相关试验数据 | 第157-162页 |
附录 C:第五章相关试验数据 | 第162-167页 |
附录 D:第六章相关试验数据 | 第167-176页 |
附录 E:试验照片 | 第176-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