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国教育事业论文--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农民工子女公立学校就学问题及对策--以淮安市清河区为例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绪论第8-17页
   ·选题的背景第8-9页
   ·研究的意义第9-10页
   ·基础理论第10-13页
     ·相关概念界定第10-12页
     ·相关理论第12-13页
   ·文献综述第13-16页
     ·国外研究动态第13-14页
     ·国内研究动态第14-16页
   ·研究方案第16-17页
     ·研究目的第16页
     ·研究思路第16页
     ·研究内容第16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2 淮安市清河区公办学校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现状第17-28页
   ·就学的现实背景第17-19页
   ·民工子女在清河区公办学校就学现状描述第19-27页
     ·就学规模与分布第20-22页
     ·民工子女在校各方面的发展状况第22-24页
     ·家庭教育状况第24-26页
     ·社会教育状况第26-27页
   ·总体表现第27-28页
3 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成因探讨第28-37页
   ·制度障碍难以逾越第28-29页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让农民工贴上了身份标签第28-29页
     ·“两为主”政策执行不畅第29页
     ·教育资源供给形式单一第29页
   ·社会认识的障碍第29-31页
     ·社会身份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第30页
     ·狄窄的交际圈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第30-31页
     ·滞后的教育制约了他们融入城市第31页
   ·家庭教育的弱化第31-35页
     ·家长文化水平低,教育水平有限第31-32页
     ·家庭收入低,教育费用无保障第32-34页
     ·缺乏亲子沟通,亲情日趋淡漠第34页
     ·家校沟通少,形不成教育合力第34-35页
   ·内心期望与现实反差大第35-36页
   ·对学校教育评价单一第36-37页
4 保障农民工子女就学的对策与建议第37-46页
   ·创新管理模式,强化政府职责第37-40页
   ·科学规划学校格局,拓宽教育渠道第40页
   ·加快均衡公平教育的步伐,深化素质教育第40-42页
   ·变革学校管理,创新育人模式第42-43页
   ·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第43-44页
   ·发挥社会职能,倾情关爱农民工子女第44-46页
结束语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第50-58页
后记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教育机会的公平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转型期农民公民意识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