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7页 |
·海藻资源及其生物性状 | 第11页 |
·褐藻胶的结构及理化性质 | 第11-13页 |
·褐藻胶单体及聚合物结构 | 第11-13页 |
·褐藻胶的理化性质 | 第13页 |
·褐藻胶及其降解产物功能活性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褐藻胶功能用途 | 第13-14页 |
·褐藻胶寡糖的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褐藻胶的降解技术研究 | 第16-17页 |
·化学降解法 | 第16页 |
·物理降解法 | 第16页 |
·生物法 | 第16-17页 |
·褐藻胶裂解酶研究进展 | 第17-24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来源 | 第17页 |
·酶的底物特异性及分类 | 第17-18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作用机理 | 第18-19页 |
·褐藻胶裂解酶活性检测方法 | 第19-20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 | 第20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性质 | 第20-22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 | 第22-24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应用发展前景展望 | 第24-25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的筛选及鉴定 | 第27-41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主要实验原料及试剂 | 第27页 |
·主要设备 | 第27-28页 |
·菌种筛选的培养基组成 | 第28-29页 |
·菌种的富集与复筛 | 第29-30页 |
·菌种的复筛 | 第30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30页 |
·菌体细胞的破碎方法 | 第30页 |
·酶活测定方法(DNS法) | 第30-31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 第31-33页 |
·待鉴定菌株的分子微生物实验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菌种的初筛 | 第33-34页 |
·菌种的复筛 | 第34-35页 |
·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分析 | 第35-37页 |
·菌株X8的16SrDNA基因序列测定 | 第37-38页 |
·菌株X8及相关种的系统发育树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三章 褐藻胶裂解酶产生菌X8的发酵优化研究 | 第41-54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41-44页 |
·菌种 | 第41页 |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41页 |
·主要设备 | 第41页 |
·基础培养基 | 第41页 |
·菌株X8发酵制备酶溶液 | 第41-42页 |
·酶活的测定 | 第42页 |
·种子培养基中菌株X8生长曲线的测定 | 第42页 |
·发酵培养基成分的优化 | 第42-43页 |
·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43页 |
·菌株X8生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 | 第43页 |
·生物量的测定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2页 |
·种子培养基菌株X8生长曲线 | 第44页 |
·优化前菌株X8生长和产酶曲线的测定 | 第44-45页 |
·碳源对产酶的影响 | 第45-46页 |
·氮源对产酶的影响 | 第46-47页 |
·氯化钠对产酶的影响 | 第47-48页 |
·其它三种无机盐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 第48页 |
·培养基的正交优化 | 第48-49页 |
·培养基初始pH值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 第49-50页 |
·培养温度对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 第50-51页 |
·装液量菌株生长和产酶的影响 | 第51-52页 |
·优化后菌株X8生长和产酶曲线 | 第52页 |
·小结 | 第52-54页 |
第四章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 第54-68页 |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54-59页 |
·菌种 | 第54页 |
·主要实验材料及试剂 | 第54页 |
·主要设备 | 第54-55页 |
·褐藻胶裂解酶胞内酶液的制备 | 第55页 |
·褐藻胶裂解酶活的测定 | 第55页 |
·Folin-酚法测定蛋白质浓度 | 第55-56页 |
·硫酸铵分级盐析曲线的测定 | 第56-57页 |
·DEAE-Sepharose Fast 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 | 第57页 |
·Sephacry S-100凝胶过滤层析 | 第57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效果检测 | 第57-58页 |
·褐藻胶裂解酶学性质研究 | 第58-5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9-66页 |
·硫酸铵分级盐析曲线 | 第59页 |
·DEAE-Sepharose F.F层析洗脱曲线 | 第59-60页 |
·Sephacry S-100凝胶过滤层析 | 第60-61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结果 | 第61-62页 |
·不同温度和pH值对酶反应的影响 | 第62-63页 |
·酶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 第63-64页 |
·不同温度和pH值对酶稳定性的影响 | 第64-65页 |
·不同保存温度对褐藻胶裂解酶力的影响 | 第65-66页 |
·金属离子对褐藻胶裂解酶活性的影响 | 第66页 |
·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1页 |
·总结 | 第68-69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筛选、鉴定及发酵优化 | 第68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分离纯化 | 第68页 |
·酶学特性研究 | 第68-69页 |
·展望 | 第69-71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理论研究方面 | 第69-70页 |
·褐藻胶裂解酶的应用研究方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82-83页 |
附录 | 第8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