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7页 |
第一部分 关于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理论探讨 | 第7-18页 |
1 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内涵 | 第7-8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7页 |
·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内涵 | 第7-8页 |
2 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8-12页 |
·必要性--教育现代综合化是时代的呼声 | 第8-11页 |
·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意义 | 第11-12页 |
3 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理论探源 | 第12-18页 |
·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哲学底蕴 | 第13-14页 |
·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社会学动因 | 第14页 |
·学科交叉与渗透的科学学背景 | 第14-16页 |
·学科交叉与渗透的心理学基础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实现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的教育改革 | 第18-45页 |
1 课程设置的交叉渗透 | 第18-23页 |
·传统课程存在的弊端 | 第18-19页 |
·课程设置交叉渗透的含义 | 第19-20页 |
·课程设置交叉渗透的探索和实践 | 第20-23页 |
2 课堂教学的交叉渗透 | 第23-33页 |
·纵向渗透--历史学科内的交叉渗透 | 第23-24页 |
·横向渗透--加强各学科间的沟通 | 第24-33页 |
3 考试设计的交叉渗透 | 第33-40页 |
·考试改革的背景分析 | 第34-35页 |
·原有考试的弊端 | 第35-36页 |
·深化考试改革促进素质教育 | 第36-40页 |
4 师资队伍建设的交叉渗透 | 第40-45页 |
·努力转变教育观念 | 第40-42页 |
·求广求博--开拓知识视野 提高自身的智能素质 | 第42-44页 |
·有一支由“共同理想”凝聚起来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 历史学科与相关学科交叉渗透应注意的问题 | 第45-47页 |
1 端正认识 | 第45页 |
2 重视基础 适度发散 | 第45-46页 |
3 制定新的教学评价标准 | 第46-47页 |
第四部分 结语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中文摘要 | 第51-55页 |